沪指迄今已经走出六连阳,可谓借着政策预期的东风,一改前期颓势。而就量能来看,上证指数成交量已经连续四周放大,这可谓对指数的上涨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不过就周K线来看,自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沪指始终处于阴阳交替的局面中,本周亦不例外,如果这一“规律”继续下去,那么下周上证指数周线图将以阴线报收,投资者对此不可不防。
纵观本周蓝筹格局,农行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不跌破发行价的承诺下,农行在上周守住2.68元之后,本周五连阳,并保住了两市第一低价股地位。其实整体紧缩的资金面对农行而言并非真正的威胁,农行向2.4万个网点的共同基金施压,要求这些基金购股以维持股价,目前这个目标已经成功达成,但接下来基金们或许已没有资金也没有意愿加码了。
纵观本轮行情,自2009年8月下旬逐步开始的调整无论时间还是幅度都已比较充分,从中期表现来看,现在的市场已呈现出一些构建底部的特征,沪深300动态市盈率当前只有13倍左右,市净率在2倍左右,而股权收益率ROE却达到了16%,市盈率水平与2005年6月和2008年10月市场接近最低点时的估值水平相当,但资产盈利状况却要比当时好很多,因此目前的估值水平已处于A股历史上较低的区域,新一轮的成长悄然孕育,A股的投资价值正在进一步突显。
任何市场的成长都是在长期的过程中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因此在当前经济复苏形势依然良好的前提下,积极利用股市回调时机介入是抓住市场成长机会的可选之道。股市当前的低位盘整将为新基金的建仓提供机会,为投资者把握股市的反转行情提前布局。
下一个十年,将是我国高铁的时代
我国已计划在目前6500多公里的基础上,到2020年新建高速铁路总量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中国的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作为中国刺激经济的4万亿元投资的一部分,高速铁路建设成为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拉动中经济增长的推手之一。中国目前高铁运营里程已达6500多公里,居世界前列。
虽然高速铁路对于沿线经济的带动尚还难以测算,但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等针对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经济分析评估的研究显示,提速后运输成本降低和旅行时间节省所产生的消费者剩余创造的社会效益为每年300多亿元人民币,周转量增加促进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200多亿元。
涉及数万亿元的高铁基础建设,将使得铁路建筑、工程机械、铁路车辆、水泥钢材及电气设备等相关行业赚得盆满钵满。而随着高铁网络的建成,缩短区域及城市间的距离,房地产,旅游酒店及零售将成为受益者。当然,,时速高达350公里的铁路会给航空公司带来一定的压力。
高铁建设释放中国铁路的货运能力,这无疑缓解内陆运输不畅的问题,为吸引外来投资奠定基础建设条件。而考虑当下中国劳工加薪潮的背景,基础设施的完善亦会催化工厂迁往内陆人工充足且较为便宜的省份的过程。因此,高速铁路建设将催化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的过程。
过去十年,中国铁路线路绝大部分属于客货混杂,铁路承载了大部分中长距离旅客运输任务,繁忙的客运很大程度上压制了货运业务的发展,铁路货运能力常年供不应求,满足率仅三四成,,时效性很难得到保障。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的铁路集装箱过去10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占集装箱行业的5.13%。
不过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中国铁路繁忙干线可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把既有线的能力腾出来以发展货物运输,使货运瓶颈得到改观。申银万国证券预计,到2012和2020年,中国铁路货运量分别达35亿和60亿吨、铁路集装箱运量分别达750万TEU(标准箱)和3,000万TEU。
高速铁路带给中国经济的将是包括西安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等更多经济圈的形成,也将缓解货运配额不足的问题、并逐步形成高效的运输体系。受中国加薪潮的影响,内迁成为相当多大型电子代工企业的选择,重庆、成都、武汉等二线城市成为首选,而上述城市为成渝高铁、武广高铁的经停站。伴随高速铁路网的全面铺开,料未来更多内陆城市将被列入建厂选择名单中,目前看来受益于高铁建设的主要区域有湖北、安徽、成渝、河南、湖南、关中等。
目前铁道部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即大秦铁路、广深铁路和铁龙物流。今年初铁道部提出的工作目标中一条是,加快已经成熟的股改项目上市的准备工作,择机上市融资。
本周推荐:广深铁路(601333)
建议关注:大秦铁路(6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