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干部围攻央视记者“胆气”何来?


镇干部围攻央视记者“胆气”何来?

  

  指挥打手追堵、围攻记者;打个电话,全镇各个通往非法砖窑的路口迅速被窑主堵上。经常出现在影视中的黑社会老大的卑劣行径,近日却在河南中牟县狼城岗镇韦滩村上演。但和演绎版不同的是,卑劣行为的指挥者并不是什么黑社会老大,而是狼城岗镇政府的干部。(2010年7月27日人民网转自中国广播网)

  新闻采访,包括一些负面新闻的采访,是法律赋予记者的神圣职责。新闻采访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党委政府和党政官员,要自觉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和监督,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题中之意,更是亲民爱民、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必要要求。但是,我们却屡屡见到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党政干部,动不动就出手打记者,动不动就有记者被架走、被全城追捕、全国通缉。今日又见有如此俨然和黑老大一样使用卑劣手段围攻记者、封堵记者的所谓镇政府的干部,实在令人胆寒、毛骨悚然。难道这些地方官员连一点法律意识和道德良知都没有,他们出此“毒手”的“胆气”何来、“胆量”何来?

  一个小小的镇干部,居然能像黑社会老大一样,指挥打手、围攻记者,说明其已经目无法纪到了极点。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无论哪一级政府,无论哪一级官员,也不能例外,更不用说镇政府、镇干部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官员的头脑中,法制、法治、法纪、法理等等,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为官行政,全凭个人感觉行事,而不管是否合法,甚至有时明知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还照做不误。这样的官员留在干部队伍中,只能是祸害,不可能执好政、为好民。

  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记者监督政府、监督官员,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总有一些官员害怕被监督、不敢接受采访,之所以会这样,说到底,还是心中有鬼。我们知道,在众多的黑砖窑、黑煤矿案件、事件中,通常都会有官员牵扯进来,换句话说,通常都存在官商勾结、官黑勾结现象。河南中牟的这位镇干部安排人员阻挠央视记者到非法砖窑上进行采访,俨然成了黑砖窑老板的帮凶了。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要坚决取缔黑砖窑、小煤矿,并且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关停并转等措施,但是依然有一些胆大妄为之徒铤而走险、胡作非为,包括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替非法矿主、窑主等打掩护、作后盾,为其开脱,心甘情愿地充当保护伞。河南省从2005年就开始大规模取缔实心黏土砖厂。2007年,明文规定所有黏土砖窑都必须关停。2008年,发出通知严禁生产黏土砖。2009年,河南省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凡是违法无证的黏土砖厂,一律取缔。禁令一道接着一道,可并没有影响砖窑厂的生存。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黑窑主搞非法砖窑、黑矿主搞非法开采,图的是钱;官员充当保护伞,也图的是钱。更为蹊跷的是,一边是整顿通知“满天飞”,一边是非法生产“不停歇”。到底是什么让监管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干脆缺位,有一个人所共知的惊天“大秘密”,虽然是违法违规生产,但税费仍然是要照常缴纳。有钱能使鬼推磨。疯狂逐利,也让一些人的心肠变黑了、胆量变大了。因此,不铲除官商勾结、官窑勾结、官煤勾结、官黑勾结的利益链条,黑砖窑、黑煤矿等恶性事件还会发生。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一些地方,有关部门执法者不执法、监管者不监管,监管乏力部门间互相推诿,在无形中助长了一些不法分子、无耻之徒的不法行为和无耻行径。处罚不够、整改不力、惩戒不严,也使得一些人包括一些官员胆子越混越大,乃至恶习难改、恶性难移。按理出现干部围攻记者的事件后,当地有关部门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但是,据被围攻的记者称,当地县委宣传部的一些工作人员也和他见面了,见了好几次,也对他表示了歉意,包括当地的其他一些部门负责人也对此表示了歉意。他们表示歉意的主要的目的是不希望发稿子,当时记者提出来,作为工作人员要到现场去采访,正常的拍摄和采访这个和暗访是不一样的,希望到现场去。并希望能和当地镇里的、乡里的,狼城港镇的乡长和党委书记和主要领导一起见一下,了解它背后真实的情况,但是这些人始终都没有露面也没有给我们准确的答复。这种集体无意识、集体不作为,让人感到该地的官场乱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不坚决地、彻底地查处、查办相关责任人,而只是简单地道个歉,并要求不发稿子,这样做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更复杂、性质更恶劣、后果更严重。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新闻自由、监督有理,但是,一些地方频频出现记者被打、被围攻,而参与其中的居然还有很多是党政官员,看来真的要好好地查办、处理、整顿一些干部的不法行为了。非法砖窑、非法煤矿等,都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必须下决心整治。民生问题大于天,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拿老百姓利益当回事的干部,真的应该让其从领导位置上下来了。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河南中牟政府干部围攻央视记者 尚未给准确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