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有没有矛盾?


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虽然已经过去两天了,但这几日脑海里还是不断浮现答辩的场景。印象很深的是,在聊天或者说答辩进行过程中,从在五名考官中间担任主考的储东涛教授突然在彭飞老师所提的三个主要问题之外,问了我一个新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有没有矛盾?

这个问题我曾经考虑过,但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过,但直觉告诉我,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对抗性、冲突性的矛盾。我们民调中心已经连续多年开展过新农村建设满意度调查,所以我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记忆犹新,如果仅从字面上看,这二十个字显然与城市化没有明显的矛盾。于是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本质性的矛盾。

储东涛教授直视着我的眼睛,追问道:我没问你有没有本质性的矛盾,而是问你二者有没有矛盾?

那一刻,我的脑子转得比较快,心想如果我回答有矛盾的话,储教授或许会继续追问我矛盾的具体表现,而这可能会暴露出我的准备的不够充分,在短时间内我也不会回答得很有条理。于是我索性一口咬定道:没有矛盾。农村是农村,城市是城市,没有矛盾。

储教授似乎仍不想放弃,又追问道:你再想想!

我那一时已经很铁了心的,坚持说:没有矛盾。

大概是限于时间关系,储教授终于没有再继续逼问,放弃他设想好的跟踪追问了。

答辩算是搪塞过去了,但储教授所提的问题却一直徘徊在我的脑海。出了教室,开着车子,甚至回到单位,回到家里,这个问题始终挥之不去,究竟怎样的回答才是正解?

现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觉得自己答辩时的回答还是太草率了。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同时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正如大家都知道的“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甚至可能导致亚洲的一场风暴。有谁会想到本地的一场龙卷风居然会是遥远某地的一只蝴蝶惯常的飞翔造成的呢?所以,新农村建设既与城市化有联系,也是有矛盾的。联系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都是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而矛盾呢,则体现在城市化是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生活方式的辐射为显著标志的,这势必会造成农村地域的缩小、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生活方式的萎缩。这种矛盾当然也是明显的。如果在推进城市化、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极有可能导致矛盾升级,由隐形到显形,有轻微到剧烈,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我想,这大概才是这个问题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