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第四章,有感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在前三篇分别说了:1)天道不可名,但生万物,演众妙;2)人道处事无为,功成弗居;3)法道无为而治。那么这一篇要讲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冲”,我看了很多解释,越看越懵懂,这个“冲”字,整个道德经里面提到三次,后面两次分别出现在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冲是做动词用,有碰撞的意思;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个冲对应该是与盈形成一对矛盾,虚的概念。而在本章应该怎样理解呢?还有一种解释是“平和谦虚”,我更倾向于“冲而用之”,冲做谦虚平和用,道是如何发挥作用能的呢?是因为“冲”,而且永远保持“不盈”的状态,才能够源远流长生养万物。

中间一段老子讲了如何才能“冲而不盈”,要“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八个字是老子修道的方法,很容易理解(如果各位有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可以琢磨一下),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清澈见底似存非存,能融入万物,也能容万物。就像做业务、做管理,你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让自己成为一杯白水,可以尽情的倾诉,去用心体会别人的心情,我想等他倾诉完了,你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了,那问题自然也就容易解决了。

通读这一段可以串联出来,因为道本无,所以它能容纳万物永远不会盈满,能够源远流长生养万物,要想修道就要“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象道一样清澈,若隐若现。至于道从何而来,无人知晓,但是就连支配万物的“帝”恐怕也是道创造出来的。

 

 

读《道德经》有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