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近30年不怎么对足球感兴趣了。这次看足球比较多,主要是陪要去美国念书的儿子。
从感情上讲,我还是比较喜欢看阿根廷、巴西踢球的。这些队员的个人技术好、有激情。但正因为如此,我感到阿、巴难以胜利。因为从理智上判断,我觉得一个球队要胜利,还需要两个因素,团队精神和战略战术。战略战术,主要靠教练;团队精神,既靠教练,更靠民族文化。而美洲文化和亚洲文化在团队精神上要落后于欧洲。德国人踢球,很死板、没激情,但比较而言,德国人的团队精神特别强、意志很顽强、目的很清晰。
我由此和儿子议论,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奋斗一样,要有个人能力,要有吃苦精神,但也要有团队配合。由此又忽然联想到,足球其实更本质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中国足球就反映了中国民族的素质,就整体而言还有待提高。最需要提高的,一个是闯劲,一个是团队意识,而团队意识最重要的表现是每个人受到有效监督。中国民族的问题,最根本的是下级对上级没有有效的制约。
中国经济的问题也是如此。
比如,据人民网7月4日转引新华网的文章说:
根据经济学家的梳理,中国经济面临六大“两难”问题:
1、人民币升值若过快会面临出口恶化、就业困难,不升值又会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
2、既要增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也不能再走过去一味扩大出口的老路;
3、要提高劳动者收入,但相应的企业成本也会增加;
4、房地产调控不可半途而废,但房地产大萎缩也对经济不利;
5、节能减排要上调资源价格,但当前物价需要控制;
6、宏观政策退得过早有二次探底的风险,退得太晚又会加大通胀压力。
“现在形势还不甚明朗。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稳住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另一方面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应对新情况,调整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
这些议论,其实没什么新鲜的地方。包括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公有企业、人民银行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斗不过是一些策略性公告而已。中国的经济学家除了解释政府的政策之外,很难有独立的思想。目前应对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的办法归根到底还是行政手段,明显是为下一届政府奠定基础。这些不就是要得出结论,要想法设法扩大内需吗?
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还是,如何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从管理角度讲,如何让权利部门有效受到监督?这些,归根到底,还是要民族文化的问题。
这些情况,中央政府其实明镜似的,都很清楚。只不过从保持稳定的角度出发,尽量实现平稳过渡。所以,很多事情只能象家长对孩子似的,舍不得惩罚,只能表扬式批评。如果要惩罚,也是借外国人打自己的孩子,然后在民族危机中团结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怪圈,一死就放,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但愿这是最后一轮怪圈。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