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费现象:“老婆是别人的好”
中国流行一句俗语:“老婆是别人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
别急着辩解,很多男人实际就是这德行,区别只在于程度。
无独有偶,这类现象在电信业也十分常见。比如,在市场策略方面,经常是我们抄袭对手的,而对手又抄袭我们的,还美其名曰:互相学习。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去年移动学电信搞按时长计费,而电信又学移动搞流量计费。不过,这次联通没跟风,还是坚持流量计费。
在去年“3G计费按流量还是按时长”的大论战中,我写过一系列文章驳斥按时长计费,其中在《3G上网:按时长计费是运营商的“最佳选择”》(反话)一文中分析过按时长计费存在沉默还收费、速度越慢收费越贵、一次上网多次收费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写了很多,自认为已经分析得比较透彻,可惜人微言轻,去年很多省还是推出了按时长计费的上网卡套餐。
二、话单分割造成重复收费
该来的迟早会来。
不出所料,上文中分析过的问题,之后都一个个地冒了出来,其中就包括文中第5点指出的一次上网多次收费的问题:
为了避免手机上网形成高额欠费,业务这边要求网关按1MB大小分割上网话单。由于3G上网较快,若按2Mbps算,一分钟内可以传输15MB数据,将会形成15条话单。由于计费系统中配置按时长计费是以分钟为最小单位,不足一分钟折算成一分钟,所以就会导致:用户可能只上了一分钟,计费却按15分钟计算。当然,这个15倍只会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出现,但3-10倍的情况恐怕会频繁出现。
三、问题根源:多重因素的叠加
话单分割问题并不局限于手机上网,以前在语音通话中也有:
为了避免连续长时间通话造成高额欠费,交换机会将一次很长的通话拆成多条。比较常见的分割办法是将1800秒为单位拆分语音话单,也有交换机以1740秒为单位拆分。无论怎么拆分,分割单位必须是60的整数倍,否则必然会出现多计费的情形。
对于手机上网,目前既有按流量计费,又有按时长计费,而网关不知道用户到底按什么计费,所以目前只以流量为标准进行话单分割,导致出现上述问题。
单独来看,话单分割或按时长计费都没问题,但是这两个因素一叠加,就必然导致问题。事实上,很多计费错误的根源都在于多因素的叠加。
四、四种解决方案
以上问题并非没有解决办法,除了急救方案外,其余方案实现的成本都不低,为了不足千分之一的用户,却需要对系统或网关做大量的改造,增加大量系统开销:
1、急救方案:提高流量分割门限
影响话单分割门限的主要因素是资费。目前浙江手机上网标准单价还是高达10元/MB,将门限设置在1MB后,单条话单所能造成的欠费就能限制在10元之内。
作为急救措施,当前可以先将流量门槛提高到5MB或10MB,以便减少问题的影响面,为根治问题争取时间。当然,这样做必须牺牲欠费控制的效果,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这个策略就像感冒药一样,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依然还是一种“差不多”的计费实现,最终还得通过下面的办法去根治。
我个人的建议是立即将标准资费降到1元/MB以下,并将流量门槛提高到15MB以上。
2、通过支撑系统来解决:以秒为最小计费单位
以秒为最小单位是相对较为简便的办法,只需要修改支撑系统,不需要动网络设备。
为了实现这一点,首先得修改产品配置信息,将免费资源改成以秒为计费单位。另外,在计算超出后的费用时,也应该以秒为单位进行计费。比如超出后是0.1元/分钟,实际计费就要用0.00166元/秒。
除了计费系统的改造外,另外涉及免费资源和账单查询的系统也都需要做相应改造,所以改造工作量并不少。
按秒计费能够同时解决碎单问题,这是其优势;其缺陷在于计费单位过小,客服人员解释起来可能反而麻烦。
3、通过上网网关来解决:双重标准话单分割
该问题的根源在于话单分割和时长计费存在冲突,所以可以要求网关分割的话单既满足流量门槛,又满足时长是60秒整数倍的要求。当然,前提是网关能够实现双重门限。
不过,我个人觉得网关要实现这点可能不容易,需要对大量网关进行软件升级,系统开销有些巨大,而解决的仅仅是极少数的问题。
这个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同时解决碎单问题,而按秒计费可以解决。
4、根治之道:取消按时长计费
以上几个办法确实能解决话单分割带来的问题,但对于沉默也收费、速度越慢收费越高、极少数用户消耗大量带宽等按时长计费的问题却是没办法解决的。
对于手机上网来说,真正合适的还是按流量计费,这是为何全世界的运营商基本都选择按流量计费的原因所在。
自从推出按时长计费以来,无线宽带流量增加迅猛,极少数的无线宽带用户消耗了大量带宽,带来的收入却是寥寥无几,而用户体验却是迅速下降。
所以,我建议立即停止受理按时长计费的套餐,原有的用户到期后也应该逐渐转出。
五、结束语
目前的手机上网资费依然十分混乱:
既有时长计费又有流量计费;既有包月也有包年;既有全国一口价也有分区域计费;既有不分APN的、也有区分CMWAP和CMNET的;既有不分忙闲时的,也有区分忙闲时的;既有超低的套餐内价格也有极其离谱的套餐外价格;既有直接用内容计费减免的也有在计费系统里减免的。
以上种种因素单独看似乎都不是问题,每一个貌似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是,当这些貌似合理的因素相互叠加之后,却将整个上网计费变得十分的混乱和复杂,使得用户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消费陷阱。
如此下去,用户怎能明明白白收费?继续下去,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归根究底,混乱的资费来自于混乱的管理:公司对手机上网资费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大量业务人员都能凭借自己的理解来修改上网资费;而在KPI的驱动下,很多业务人员只顾眼前的业绩而根本不管可能造成的后果。
所以,我建议集团和各省加强手机上网资费的管控,对资费变动实施集中化管理,逐步消除混乱的资费元素,简化和统一资费结构,最终实现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的目的。
话单分割对计费准确性的影响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