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猛于虎


  我是一个一听到调控就不舒服的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于经济过于自负了,如哈耶克所说是一种“致命的自负”。我曾说过,通过我们的调控,我们成功地使房地产业二三十年的周期压缩到两三年中。

  一次调控、二次调控、不断调控、持续调控,我们的政府官员忙于这里调调那里控控,却死活不愿意相信市场,不但不相信,反而将自己调控的恶果归罪于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归罪于一伙隐藏在阴暗角落里在做幕后推手,归罪于一系列不配合调控的各色人群和机构的阴谋。

  我们始终相信自己胜过市场,政府决策者比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福利,可以深入到人们的床第之间、人们的道德水平之上为人们选择最佳的道路。从来不曾想过在良好意愿的包装下出现了多少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

  我们时时认为每个人花自己的钱时一定会经不住诱惑乱花钱,为此通过税收把人们的钱收来后,代人们花钱对人们更好,直截了当地说为别人花别人的钱效果一定更好,真的有这样的道理吗?直接这样说人们可能不相信这种事竟然可能发生,但是看看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政策,几乎所有政策的潜台词都是如此。比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一干名目的保障房。当由于这些政策出错而产生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后,我们将其归于某些人的坏心恶意。

  政策多变我们称为创新,说实话,不断要求创新而不是建立稳定的政策预期,只能是不成熟的表现,也是造成人们短期行为的诱因,更是造成市场过度波动的“推手”。不管是国土资源部部长的“积极参与房地产调控”说,还是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现有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说,都是一副一切尽在掌控中的面目,不禁令人疑虑,既然所有事情都在你们的掌控中,那么前些时候你们干什么去了?如果该做的没有做,那么就是不作为或渎职;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么这番表述就是纯粹撒谎了。

  到我们该警醒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