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汽协发布了2010年7月的国内新车市场销量信息,根据中汽协提供的销量数据,笔者归纳了2010年7月国内新车销量TOP10车型和SUV市场TOP5的车型销量信息。从表格中不难发现,和今年上半年相比,乘用车细分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部分在上半年销量尚可的车型在7月份已被挤出销量TOP10榜单中,捷达和桑塔纳7月份再度“称霸”也预示着国内新车市场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
无论是7月份的TOP10榜单还是今年1-7月的累计榜单中,紧凑型轿车所占的比例均为70%。这也是目前国内新车消费市场的真实写照,在私车消为主的市场环境下,售价在10万元左右的紧凑型轿车已经成为国内新车销量的中流砥柱。今年1-7月累计销量排名前五的车型均为紧凑型轿车,而排名第六的桑塔纳尽管属于中级车行列,但其售价区间和市场定位却与目前热销的紧凑型轿车相差无几,也可以看作是紧凑型轿车市场的一个补充。如此算来,除了夏利、雅阁和凯美瑞,今年1-7月的TOP10榜单中,基本属于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天下。
7月TOP10榜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值得市场关注,一是捷达和桑塔纳销量的坚挺也意味着其他车型的销量普遍有所下滑;二是在TOP10榜单中目前仅剩比亚迪F3一款自主品牌车型。曾经的夏利、奇瑞旗云等车型如今都已无缘TOP10榜单,这也应引起自主品牌车企的深思。和今年一、二季度相比,不少紧凑型轿车的月销量水平有所下滑,TOP10榜单的门槛也从今年3月的最高点跌落至如今的1.4万辆左右。连续3个月的终端销量环比下调,也在TOP10榜单中有所体现。笔者预计今年下半年车市环比增长空间非常有限,由于去年9-12月的新车销量基数较高,这也意味着今年下半年车市的同比增幅也将进一步回落,甚至可能出现个别月份同比负增长的情况。今年8月第一周,厂商自己上报的新车终端销量依旧环比下滑,8月份厂商新车推出数量将创下今年新高,在场上新车频出的同时,终端市场的销量增长放缓应引起厂商的关注。
在TOP10的十款车型中,有四款车型来自南北大众、两款来自丰田、剩余四款则由上海通用、本田、现代和比亚迪瓜分。除了捷达和桑塔纳两款市场表现稳健的常青树车型外,朗逸和宝来的异军突起成为今年南北大众销量增长的重要推动车型之一。对一汽大众而言,捷达和宝来对销量的贡献就如奥迪品牌对利润的贡献一样重要,7月份一汽大众在汽车二厂检修一周的情况下,依旧拿下车企销量前三,足见目前一汽大众旗下产品较好的均衡性。除了拥有捷达、宝来这样的销量大户,7月份两万辆奥迪品牌车型也为一汽大众带来了巨额利润;而诸如高尔夫GTI、大众CC等车型的陆续上市,也为一汽大众的产品提升了口碑。
和一汽大众相比,上海大众2010年最大的收获则是朗逸的高销量,从今年3月至今,朗逸的月销量已经数次突破2万辆大关,并多次成为细分市场销量第一,如果没有朗逸,确实很难想象今年上海大众的销量表现。与此同时,和一汽大众全面引进车型的战略有所不同,上海大众则将更多地推出本土研发的大众品牌车型和引入定位较低的斯柯达品牌新车。在高端车型方面,有媒体爆料称上海大众可能会引入高端SUV车型途锐,如果报道属实,则可以看作是德国大众为了平衡南北大众利益的又一次尝试。在高端市场对上海大众进行补偿,也有助于平衡两个大众的盈利能力差距。
在别克英朗两厢、三厢车型陆续上市后,凯越作为别克品牌目前最低端的入门级车型,依旧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英朗系列车型热卖的同时,凯越在今年1-7月的累计销量也突破了12万辆,同样热卖的还有雪佛兰旗下的科鲁兹,今年也已经累计销售了10万辆以上。借助两个品牌,三款市场定位“错落有致”的产品,上海通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紧凑型轿车市场的重新布局。今年上海通用在三个最为重要的细分市场上表现都可圈可点,无论是雪佛兰品牌为主的中低端小型车市场,还是凯越、科鲁兹、英朗为主的紧凑型轿车市场,以及君威、君越主攻的中级车市场上,上海通用旗下车型的表现都非常理想。笔者预计今年上海通用和南北大众之间的销量冠军之争将变得非常激烈,尤其到了四季度末,三家厂商之间的销量可能会非常接近。
雅阁和凯美瑞则依旧保持着中级车市场领跑者的角色,近两年中级车市场不断有新车型加入,但市场的主流车型则依旧集中在雅阁、凯美瑞、帕萨特、天籁等几款车型上。君威、迈腾等车型在今年上半年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和雅阁、凯美瑞相比,单月销量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不过在未来两年内,国内中级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整车换代期。雅阁、凯美瑞、帕萨特领驭和迈腾等都将换代,在未来两年新车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雅阁和凯美瑞能否依旧保持市场领头羊的位置?这也是未来两年国内中级车市场的一大看点。从目前的销量看,中级车在上半年表现普遍较为平稳,并没有明显的大起大落,市场环境相对稳定。
7月TOP10的销量榜单中,比亚迪F3已经滑落至第7位,从年初的单月销量冠军到如今的销量滑落至第7位,比亚迪F3似乎面临着一些新的瓶颈。不过比亚迪L3和G3的陆续上市,也可能会分流一部分F3的潜在消费者。如果要评价比亚迪在这一细分市场的表现,则需要在F3的基础上,增加L3和未来G3所占的销量。下半年国内中低端紧凑型轿车市场的竞争预计将较为激烈,无论是对比亚迪F3,还是奇瑞、吉利等相关车型而言,如何稳住市场,拓展市场,提高销量都是当务之急。
卡罗拉则在消失数月之后,重新回到了销量TOP10榜单中,和去年相比,今年一汽丰田旗下的卡罗拉和花冠车型销量下滑较为明显,一汽丰田甚至在7月份推出了一系列官方降价和促销措施以保证卡罗拉、花冠和RAV4的销量增长。去年丰田汽车召回门对卡罗拉影响较为明显,加之竞争对手的增多,卡罗拉在紧凑型轿车市场的表现已经没有两年前那么风光了。不出意外的话,一汽丰田即将推出小改款卡罗拉车型,不知针对中国市场的外观、内饰细节修改,能否为卡罗拉挽回更多的销量。
除了TOP10轿车外,笔者还汇总了今年7月SUV市场销量前五车型的信息及今年1-7月的累计销量情况。由于不同统计渠道之间造成的数据差异,途观在本表格中的销量和笔者此前《上海大众7月销量点评中》的数据有所不同,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上海大众7月销量点评》中所引用的途观销量为上海大众提供给笔者的终端实际销量。但为了保持本文数据的一致性,笔者在本文中统一采用中汽研的销量数据。
CRV在7月的销量超出了笔者的预期,今年前7个月,CRV的平均月销量仅有1.09万辆左右,上半年的平均月销量为1.06万辆左右。7月份销量暴增20%,不知道是终端促销造成的销量增长还是厂商有意压库造成的销量暴涨假象?毕竟其他几款竞争车型的销量在7月都未出现明显的异常,终端市场主动促销的丰田RAV4在7月份的月销量也仅有8600辆左右。途观则在上市4个月后,销量提升至近万辆,一夜之间便成为了CRV和RAV4的最大竞争对手。
汉兰达的市场表现值得其他车企深思,作为一款中型城市SUV,在经历爬坡门曝光之后,汉兰达的销量不降反升,并成为首款销量达到7000辆以上的中型SUV。作为凯美瑞平台的产物,在专业人士眼中,汉兰达只是一辆披着SUV外衣的大尺寸多功能中级车,但在旅行车市场缺失的中国市场,中型城市SUV无疑成了很好的替代品。很多改善型需求的消费者将汉兰达作为家庭第二辆车的首选车型之一,这一市场现象应该引起其他厂商的关注。在中级车平台上开发一款尺寸合适、定位定价适中的SUV应该不是难事,厂商也应正视这一细分市场的庞大需求,无论是中档的汉兰达、还是高档一些的Q5,国产之后,都出现了普遍的供不应求,细分市场的潜力非常大。
济仁小评:通过7月份新车市场TOP10车型的销量和今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对比,不难发现短短半年时间内,部分细分市场出现的变化之快可能超过了厂商和经销商的预期,很多人说中国汽车市场有“政策市”的因素影响,但和欧美国家经济危机时的“政策市”相比,我国汽车市场受政策影响主要集中在消费者的选择倾向性上,而并不明显地体现在总销量上,由于市场依旧处在成长期,所以市场增长的规律性较为明显,厂商在新车引入和推广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细分市场的培育,努力做大一些潜在的细分市场并在其中创造更多的销量增长机会。
作者:童济仁
版权声明:本文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搜狐汽车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
童济仁希望倾听您的声音,如任何建议和想法,可以致信:georgeren123#gmail.com(请将#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