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至少一半医院曾转手 杀猪的也能当院长?


这几天,宿迁东方医院正在招兵买马。除了创建三级医院的需要,该院新入股了几个乡镇卫生院,也要医疗骨干去支援。

  “我们有这个资金实力。”该院的马副院长4日向记者自信满满地表示。

  记者在调查发现,像宿迁东方医院这样的所有权发生变动,是改制后的宿迁民营医院里,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

  一半的乡镇医院都转过手?

  据记者在宿迁走访调查,宿迁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都曾被转手,有的还转了好几次,坊间称“杀猪的也能当院长”。

  宿迁市东方医院为上海市东方医院集团的成员医院,最初由上海东方医院与宿迁市第二医院合作建立,2005年7月开业。当时宿迁二院的所有者为福建莆田的一吴姓老板,采用鼓楼集团宿迁人民医院的模式,由上海东方医院输出技术和管理。

  由于收益分成的矛盾,短暂的合作之后,上海市东方在宿迁选新址另起炉灶。对于这段历史,上海东方医院不愿多提。马副院长透露,他们接手以前,宿迁东方医院医疗纠纷频繁,每年亏损好几百万,上海方面最终决定撤资。

  由于拥有医疗许可证,宿迁东方医院的牌子觊觎者众,最终由现任院长、法人代表王建的团队拿下。该院马副院长透露,由于竞购者比较多,人员也比较杂,宿迁市卫生局不得不出面主持,并为竞购设定了3200万元的门槛。

  宿迁市东方医院一位内部人士则告诉记者,院长王建以及马副院长等少数几位个人股东所占股份很少,除了上海东方集团(600811,股吧)保留了10%的技术股,控股方是相邻的徐州市一名“房地产老板”。王建等最终获权增资扩股,经营这家医院,应该与该老板的雄厚实力有关。

  较之堪称暴利的房地产业,这位幕后地产商操盘手为什么对医院感兴趣?宿迁卫生系统的一位人士表示,民营医院转手回报很高,过两年一转手净赚100万是常事。买下一家民营医院,贵的300万左右,便宜的只要30万—40万,几个人一凑,签个协议,分期付款就成了。

  该人士介绍,一级医院属各区县管辖,总价也比较便宜,操作难度不高,所以转手多集中在一级医院。

  据了解,当初和王建等人竞购宿迁东方医院的买家中,就有一名前宿迁市人民医院骨科的孙医生。他因索要红包被开除后,趁着宿迁医疗改革的大势,买下了当时还属宿豫县的埠子卫生院,经营几年后以400万元出手。按前述估价,至少赚了100万。

  据记者在宿迁走访调查,宿迁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都曾被转手,有的还转了好几次,坊间称“杀猪的也能当院长”。

  宿迁市卫生局医政处的人士告诉记者,局里2004年曾出台新规范,要求院长由董事会任命后报经卫生局批准,并将之与医疗许可证的管理挂钩。

  但是在全盘民营化的宿迁医疗市场,人才流动频繁,出来“单干”的医疗专业人士并不鲜见,他们很容易与资本形成共谋。宿迁市东方医院的现任团队,就是最好的证明——马副院长自述,他曾供职于医院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院长王建则是毕业于南医大的骨科专家,从业16年。

  一年半不到,他们已经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拿下了三、四家乡镇卫生院。

  “这些卫生院经营得不好,所以需要我们去搞合作。”马副院长如此解释。他对增资扩股的金额讳莫如深,同时却一直强调自己的资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