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户籍改革千万农民进城


准入门槛高,落户城镇难,由此引发农民特别是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就业、医疗、劳保等一系列难题,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的实现和幸福指数的提高。重庆农改城户籍改革无疑让人们充满了更多期待。
事物总得一分为二地看,充分地认清利弊,权衡得失,才能更好地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布局,从而少走弯路,少付代价。重庆的户改大手笔在带给人无限希望的同时,也有一些现实问题值得我们去正视。
比如,千万农民大军进城后,现有城市公共服务能否承受其重?这些新市民能否如何在城市找到自己的落脚点,特别在当前就业难题困扰着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失去土地保障的他们如何做到不为生计犯愁?生活习惯、文明素养、行为规范如何融入城市?等等。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人口城镇化无疑是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但绝非是也不能是唯一的标志。真正的城市化应该是建立在城乡统筹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基础上的城乡一体化。倘若仅以人口城镇化率来考量,一纸政策,所有农民变身城市居民是个轻而易举的事。
在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水平和发展总量没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人口爆涨势必会大大加重各个领域的负担,最近有媒体报道北京人口将达2000万,屡次突破控制目标,有专家担忧陷入人口爆炸危机。由此我们也不能不担忧,重庆如此大规模向城市移民,会不会有失控的危险?
而且,这种主要以土地换户口式的户改,固然可以带动房地产的扩张,尽管可能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但相关行业显然都不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拉动相当有限,会不会令当地陷入深重的失业危机?
眼下,不只重庆,很多城市都把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这本身没有错。只是,如果片面追求人口的城镇化率,虽然可能带来眼前的繁荣,却难免让人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忧虑,毕竟城市化不等于农村人口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