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投资如何进入垄断领域?


热焦点评(10-111):民营投资如何进入垄断领域?

彭澎接受新城財經台、《香港商报》采访

 

【本報論壇】新36條如何引導民營經濟發展?

2010 08 07 

    

 36條如何引導民營經濟發展?

廣州民營經濟發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彭澎訪談

 

      在經歷了2009年的艱難復蘇之后,內地經濟在今年隱現通脹預期增強伴隨經濟增長趨緩的困局。正是在此背景下,國務院日前發布鼓勵民間投資「新36條」實施辦法與分工。新政能否將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目標落到實處,而貨幣政策的屢屢微調又是否會給民企帶來新的擠壓?我們請來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廣州民營經濟發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彭澎作客解答。

     (點:點金大中華  彭:彭澎)

      點:您對「新36條」細則整體評價如何?其中提到了九個領域對民間投資開放,哪些個別的領域最引人關注?

      彭: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的分工通知是對新36條的詳細安排,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民營投資可以進入國防科技和金融服務領域,這些都是以前比較封閉的領域。這對民營企業來說也可能是一個新的發展思路,原來由國企壟斷的行業可能會逐步向民營企業開放,最終實現民資、外資、國企并駕齊驅的格局。開放領域中最敏感的是國防科技,以后民營企業也可能會接到國防的訂單,關鍵是看他們技術是否能夠達到標準。金融領域的嘗試開放也引人關注。前些年很多人想在中國設立民營銀行,都很難成功,只有一些小額的貸款公司,以后可能會出現真正的民營銀行。

      

點:這次推出的細則給予民資的空間跟他們的能力是否匹配呢?

      彭:之所以現在才放開這些領域給民營企業,首先是要在金融危機還沒完全退去的時候,保持經濟的增長。另外,我們的投資方向會有所轉變,原來內地主要是靠海外訂單出口,以后出口方面將很難有大突破,可能會轉向內需,這時開放一些領域以方便民營資本的進入。第三,改革開放30年來,民營資本在某些方面已經強大起來,如在房地產領域,全國最大的開發商中有一半都是民營企業。而且有一些民營企業已經開始從事跟軍工相關行業,如摩托車、汽車行業、IT及新材料等。經過30年的發展,一部分民營企業規模已經很大,而且有些擁有了特殊的技術,這些都值得我們關注。

   

  點:剛才您提到了民營企業、外資、國企,三駕馬車并駕齊驅,但現在體制上公平競爭還沒有做到,技術上民營企業融資很困難,甚至上市也有諸多的限制,您怎麼看這些問題?

彭:融資難題不僅存在於民企,外資企業也是一樣。不過對民企來說,雖然目前有很多擔保公司,但貸款終究需要抵押物。如果沒有抵押或具體的項目,融資困難無法突破。一旦讓民企進入新的行業,拿到有前景的項目,貸款就會容易很多。房地產企業老闆普遍表示,銀行追着他們給貸款,就是因為手頭有土地、有項目。內地的外匯儲備高企,民間游資很多,我們看到炒房、炒農產品等等都是資金沒有好的投資管道的表現,資金只能流向准入的行業。

 

      點:在「非公36條」出台后的第二年,具有同樣政策地位的《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出台,明確七大行業將由國有經濟控制,強調在電力、通信、石油等領域內國有經濟絕對控股,這兩個政策是否矛盾?

      彭:中國的國企改革還存在很大問題,雖然目前在努力改制、增強外部管制,但進程依然比較緩慢。我們最擔心的是,即使行業門檻取消,對民企還是有很多無形的限制,國企還是會有更大的政策優惠。但是起碼一點,對外資的優惠在逐步取消,民企可以先進入新領域,發現不平等之后再爭取。不過,畢竟國有經濟還是占主導,某些特殊行業比如石油、電力等,應仍是國有企業壟斷,民企資本即使進入也只能作為補充。但積極地看,至少現在門已經打開了,對於民營企業來說,就算一絲機會也要爭取。

 

      點:新出台的政策如何取信於民資?

      彭:30年來民營企業都是在夾縫中生存和發展的。現在有個新的因素——併購,很多國企和民企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更多的混合經濟出現。對於民企,可能收購國企或與其合資形成混合經營,是進入到某領域最好的辦法,因為國企在該領域有很多的經驗,而民企對此或許不是很熟悉,也缺乏相應的人才。現在民資進入這些新領域之后再尋求新的改變,是較好的策略。

 

    新城財經台多媒體頻道《點金大中華》

    逢港股交易日下午430

    主持:王至、高亞雯、張晉

    文字版撰稿: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