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考古又有重要发现。近日,洛阳市在配合连霍高速公路扩建的考古发掘中,于孟津县送庄镇护庄村南发现了一座东汉帝陵的大型陪葬贵族墓,墓室外围有五层台阶式外框,它有中国早期墓葬中的照壁,这在东汉时期的墓葬考古发掘中还是首次发现。
墓葬墓室由前室、后双人墓室、西侧室和东侧两个耳室组成,全部由蓝砖砌成,但蓝砖的尺寸又各不相同。墓葬俨然像一个宅院,充分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墓葬考古专家周良说,他们基本上搞清了这座墓葬的修建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挖墓坑,如图所示墓葬整个外侧的土框部分。第二阶段就是修建墓葬的砖砌墓室,包括甬道和墓室以及甬道部分上侧的照壁。第三阶段是在墓室土框范围内进行回填。第四阶段就是埋葬死者,封堵甬道,对墓道进行回填。因为这座墓葬是一个多人合葬墓,所以不排除反复多次进行这一过程。最后的第五阶段就是在整个墓葬外围土框范围内进行回填,然后完成整个墓葬的修建。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队长周海冰介绍说,这座大型汉墓位于邙山陵墓群最大的东汉帝陵——大汉冢西南侧,应属于大汉冢的陪葬墓。洛阳地区以前发掘的东汉墓不在少数,它们的用材大都是小砖,但这座汉墓用砖的规格很大,有梯形的、楔形的、扇形的等,这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还没发现过,说明墓主人的身份较高。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出土的遗物遗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是一座全国范围内比较罕见的大型东汉夯土墓,是东汉帝陵的一个贵族陪葬墓,也是目前全国首次发现的带有五层台阶式外框、有照壁形制的大型东汉墓葬。一个贵族陪葬墓的规模如此之大,可以想象,东汉帝陵的形制该有多么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