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自由软件日”是怎么产生的?


    至今,每年一度的全球性“软件自由日”(SFD)已经有7个年头了,但是,你可知道是谁最先想出要搞全球SFD这个主意?背景是怎样的?

         大概在2004年的1月份,Matt Oquist先生已经悟出了两点:

        1、(那时)自由软件业已发展到适合社会大众使用的程度,以及

        2、社会大众的忽视(ignorance)成为接受自由软件的主要路障之一。

          以上第1点,与以下背景有关:至今为止Linux的大部分成就应该归于Linux内核2.6.0版本的发布(20031217日,源代码行数为5,929,913)。我们还要注意,今年81日,Linux 2.6.35版本正式发布,源代码行数高达13,545,604行,较之6年前翻了一番还要多,主要是硬件驱动程序的增加。由此,第1点在当前的情况下更加没有问题了。

         一天,Oquist驾车路过一家零售商店,他看到一堆AOL发售的CD光盘排满一地,此时,他突然想到如果在这些光盘里面装上办公套件OOo、火狐浏览器和图片处理器GIMP分发给社会大众将会产生更假巨大的价值(of vastly greater value),于是,他计划烧制一些这样的光盘,放在这个零售店(要获得店老板同意)分发给草根路过者。

          后来,Oquist把这个想法发到TheOpenCD论坛上,在网上获得两位异地的知音者,一个担任项目的负责人,一个提供经费支持,他们三人决定立即动手起来,进行协作,将高品质的自由软件烧制到CD光盘中进行散发。他们将此计划称为“an international day of handing out Free Software Cds”(“散发自由软件光盘的国际日”),后来,他们就散发CD光盘的有关的后勤工作(logistics),项目展开日期以及项目的正规名称等问题达成一致。他们三人最后决定称此计划为“Software Freedom Day”(“SFD”),原因是他们相信,每一个没有私有软件的既得利益的人最终都会联合起来去教育全世界的社会大众有关软件自由(Software Freedom)的思想和自由软件的实际效益。后来,在2004828日,他们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年度性的“软件自由(“SFD”),同时,成立了“软件自由国际”(“SFI”,总部在美国NewHampshire州), 首任SFI主席为澳大利亚人Pia Waugh女士(1979-),她的丈夫Jeff WaughUbuntu奠基人之一,从此,Canonical成为全球性SFD活动的最主要的长期赞助商,每年全球SFD活动的赠品(giveawayCD光盘)大都是SFI总部散发的,他们需要一批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志愿者团队”(”Volunteer Teams”)以便组织本地区的SFD活动(Events)达到SPI的目标(实现其宗旨)。SPI负责协调、支持世界各地志愿者团队在本地SFD庆祝活动(负责分发赠品光盘)。今年722日开始SFD的登记注册(每年必须重新注册),在当天24小时之内,就有100多个志愿者团队注册成功。按照有关规定,截止到81日之前注册的全球所有志愿者团队,不论你在哪里,都会得到(经由国际快递)相当数量的赠品光盘、T恤衫以及其他小礼物。

         至此,国际SFD活动到底应该怎么搞法,其意义是什么就完全清楚了。国际SFD活动来到我们国内就完全变味了,有人千方百计阻挠国内志愿者团队去登记注册,说什么SFD注册需要很高费用,这全是屁话!搞SFD活动,四处拉赞助,到时这些赞助厂商借助举办SFD活动的场合大肆宣传自己的产品,弄得SFD活动彻底变了味。

         事实已经证明,自由软件无论多么好用,也不会“天然地“被人们所接受,必须依靠“送”(完全依靠免费下载不行),而且是送自由软件的精品,让人们从睡梦中清醒过来。国际SFD活动的思想根源就是一个“送”字。当今,全球性的SFD活动在我国被彻底糟蹋了,被COPU利用(组建自己的全国队伍)了,真让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