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被就“远”引争议只因不明不白


 小升初被就“远”引争议只因不明不白

住在热点学校周围,却被分到几公里远的另一所学校。因不满小升初的入学分配,郑州市博物院社区的47名家长带孩子来到金水区教体局楼顶抗议。(24日河南商报)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0_08/24/2216763_0.shtml
家住热点校附近,孩子入学却被就“远”方便,谁碰上这事儿心里都会难以接受;不过,如果的确是基于教育资源限制,在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下阳光操作,大家再不情愿也都会给予理解,断不至于聚集到教体局楼顶,在紧张的气氛中讨说法。
倘若施教区内的生源确实超出了学校承受范围,那么这些超编的名额是怎么确定出来的?至少应该先拟订一个具体的办法,经过公示绝大多数人无异议的情况下,在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等的监督下产生出就“远”入学对象,才能让大家心悦诚服。校方显然没有这么去做,当然就没说服力。
更重要的是,正是缺少公开、透明,到底片区生源真超编还是假超编?有没有、有多少不在片区的学生反而被照顾进来了?在“条子”满天飞、后门处处开的现实语境下,怎能不让这些不明不白被宣布超编的孩子家长们怀疑?又怎能能够去理解教育部门的“苦衷”?
行政行为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看得明白,心里有数,自然误会少,怨气少,矛盾也就少了;反之,不在阳光下操作,大家糊里糊涂,不明真相,即使做得再公正,群众也难免会质疑,进而造成工作的被动。这一事件再次提示我们,顺应民意诉求,进一步推进、完善政务公开,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