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生生情—在校生与离校人的感言之八


    依据录音整理)

 

时间:2010年6月19日下午4点-9点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734会议室

人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顾海兵教授及各级各届有缘学生

背景:2010届毕业生欢送聚会

WC海盟会成立的时候,我就说能够在人大学习是幸运的,能够在顾老师的门下学习是幸运的,真的,就是觉得我在北京的圈子,一个就是人大,一个就是农业银行,但是我感觉人大的这个圈子更牢固,更有亲情在里面,在农行就只有利益在里面,像我的手机里大概有一千个号码,农行里有三百个,其他的都是人大的,以农银分类的,大概有200个(老师:那你怎么分类的?农银一个系列吗?我现在的分类大概就是亲、友、同、校、医、刊、学、徒八个分类,这样找起来就比较方便,现在这个手机的设计还有点问题,就是分类没有按照这样的需要分类,后面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要给朋友发短信,按照名字排下来,或者说按照不同的省来排序也不行,向你们就是徒打头的,徒弟的徒,不是徒弟的就是学生,在处理上比较方便,手机上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像邮箱还得我自己设计,其实还可以再分,比如纪校长很喜欢我的短信,我给他发了就很快给我回,这就是增强联系,我昨天给他回了一篇短信的工作总结,关于2010年的一个总结,他回的还很有感情,“哇,是一篇不错的总结啊!”很有意思)感觉每次回到学校,都很高兴,感觉大家都是一种长久的联系,不像在单位百分之九十的就没有关系了,剩下很少很少的百分之十的人可能还是有关系的,现在单位的人很多都是利益关系,哪天你离开农业银行了,他就不认识你了,有时候我们到分行还招待可以,前呼后拥的,其实他就是看着你的岗位,你是总行的,你要不是总行的可能他就不认识你了。但是人民大学的同学,可能再过二十年,我们都是这种比较近的关系。说一下我当时的工作的挫折吧,这个确实不太好意思开口,当时是我本科毕业的时候,我是03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的,当时有人前景不看好的人可能发展很好,但是当时领导喜欢,同事喜欢,都认为他可能很快上去的,反而发展不好,从我03年到07年,观察康佳的同事,我发现是这样的,我在彩电多媒体事业部,一开始去的时候北大清华的都去了市场部,非北大清华名校的都去销售了,后来我们去了销售公司,他们说总部你们不能待,你们去分公司,去武汉、乌鲁木齐等。当时去乌鲁木齐的还特郁闷,当时不能坐飞机,要从深圳坐火车去,不做火车报不了,后来这个人就特叛逆,而且还要先去北京看女朋友,然后再去乌鲁木齐,加起来得四五千块钱,后来去了新疆分公司,当时领导还特不满意,你一个新来的学生,一开始就报五千的机票,一开始就没好印象,后来有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很能折腾,新疆非常大,他负责吐鲁番的彩电销售,他每个月光报账就四千多,后来财务经理就不满意了,要把他一年的账目明细传到总部去,在这里咋混呢,我这个同事就说,你敢传你就传,我谅你也不敢,后来就没有传,后来就把他分到中山分公司,他当时在新疆干的还可以就是报账比较多,我当时在南昌,也比较郁闷,我们一通电话就是一个小时,我说我要考研,他有一天就告诉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硕士改两年了,其实人大早就该两年了,三年制浪费一年。这个同事和我在武汉还做过一年,当时把他派到新疆就是觉得他太狂了,他说我认识湖北省副省长,我到武汉肯定怎么样的,领导就觉得你一个刚毕业的,还是锻炼锻炼吧,就派到新疆了。我和他在武汉都是受过处分的,分公司是六天工作制,我们周六从来没去过,自己放假了是一个问题,刚毕业不太尊重领导,杨总打饭的时候,大家都去打汤去了,就他自己打饭,但是我们刚毕业,我们就站在那里,还挑菜,这个不要,那个不要之类的,后面的杨总脸色就挂不住,后来在武汉才知道了什么叫打小报告,新来的那两个实习生说待遇不好,想走。就是说前脚说的话,明天领导就知道了,后来就明白领导他想整你很容易,让我去合肥,他去青岛,后来总部就给我们打电话说你们在分公司呆了几天啊?后来我们才知道,武汉分公司背后调查我们,他直接给总部说我们不行,后来就把他调到新疆去了,当时还有去天津分公司了,他是做的很好的,食堂的阿姨到经理对他的评价都很好,就是说她太好了,但是回过头来看,五年之后,把去新疆的那个人派到海南做总经理了,但是天津的把他调回总部做生产的,一直就这样做一个科员,就是说我们当时调出来觉得亏了,但是赚了的人在总部研究生也多啊,但是到分公司就不一样啊,一百个人,三个本科,一个研究生,那他肯定得选你,否则的话他没法想上面交代啊,对你也没法交代。后来去海南的这个人也不错啊,一年四五十万,还配秘书,专车,当时还有一个北大的研究生,也把他派下去了,去的天津,只是干了半年就走了,还有一个浙大的研究生一直在天津干,后来就做到副总经理,后来又调到南宁做一把手了,后来又去大区省分公司做总经理了。所以我就是觉得,给大家说这个挫折,就是说第一份工作不好说他的得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你认为你选的是对的,比如说你去分行,我去总行,分行未必比总行差,刚开始受的挫折多的人,他未必就是说以后没有发展,相反一上来就得心应手的人,反而以后没有人重视,反而被埋没了,就说这么多吧。

JJJ刚才讲了很多,我讲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加强交流。我工作时间比较多,感受没那么深,刚LW师姐讲了要和领导交流,其实还应该和家里人交流,现在特别是我们在北京,要多跟家人交流,还有就是要跟同事交流,现在我在办公厅工作,感觉很多事情,光靠自己是不行的,还要知道别人怎么想的,要多交流,特别是今天晚上,咱们的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我感觉就是时间跨度特别长。我觉得顾老师的博士生讨论课的时候,提出好多题目,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知道一下,也过来听一下,过来讲,这种方式就特别好。第二点就是勇于展示,就想顾老师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一点我感受特别深,我刚进单位的时候,能够展现的机会不多,但领导会找年轻的干部座谈,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我经历过三次谈话,因为连夜弄得,所以没有达到顾老师说的脱稿的要求,但起码有准备比没有准备强,领导会注意到有你这个人,他会让你到别的机会讲,包括跟部领导去座谈,还有就是我们建议国土资源部也像国家发改委一样搞个论坛,后来我们领导特别满意,说实话,事业单位拿自己的课题讲都可以,但是我们没有。我们就挑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低碳经济,题目选的好,很时髦。我们四个上去讲,录选了八个给部长讲,还不过瘾,正好下个月地球日,我就把我们部近来的所有的公务员都叫来一人写了一段话,领导特别首肯,现在部里领导见了我们都能叫出我们名字,所以会说勇于展示,起码要有一个准备的心。第三点就是要执行到位,顾老师多次强调,比如定时汇报,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给顾老师汇报了一下我的工作,是做政务督察,就是活干的怎么样了,工作量大一些,我现在还专门找东西弄了一套系统,提高效率,到时不报,扣两分,不是我的原因,不说就慢慢扣,电子督察。刚开始去的时候都不反馈,制度无能,督查室无能,现在绝大多数能做到了。领导让我们不停地改进工作,也就是说我们每条政策都是只对你们,我不怕你们,做事情就是要有点狠心的,你们存在我很开心。做什么都要到位,做多少都要给领导汇报。做的不好完成不了,不是你的原因,但是主观上不说把时间耽误了,就是你的问题了,你不行,我可以换人,但是你不说就耽误了。要严格执行,要执行到位,按规定才能办成事,按人性办事才能办好事。有时候我们跟顾老师沟通,比较困难的时候,可以考虑换种方式,比如说一个事情你干不了,你跟顾老师说,或者说很不经意的地方,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点,人家干不完,肯定是有原因的,要多替人家考虑。还有就是说在顾老师门下收获特别多,做课题,我感觉上次写低碳,但是读研的时候方法论是很重要的,可能这一块我不懂,但是交流起来,我问他们上学期间做过课题吗?发过文章吗?没有。第二个就是我在顾老师的好多课题都做了校对工作,基本上就是很认真的校对,现在办公厅的稿子都要我过两眼,成了职业病了,领导稿子交到我手上过一遍,领导放心。还有软件,我在校时给顾老师弄的软件就让我有意识地去用现代化的东西大大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不是说每个工作都要自己找,这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研究生阶段可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是每件事只要认真去做,总会有收获,不同层面吧,就这几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