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港上市两家公司瑞年国际和霸王洗发水遭遇港媒产品质量和虚假宣传曝光后,国内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铺天盖地传播,企业和品牌形象急剧下滑。
一方面是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后,逐渐淡漠了对国内投资者和公众、媒体的责任,虽然是在香港这一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成功,但产品仍大部分在内地市场销售,固然资本市场的监管在香港,但忽视了来自市场的挑战的品牌必将一败涂地;
二是,近来霸王和瑞年都启动了国内公关公司来救火,发软文、召开新闻发布会、网络直播,向监管层示好,从目前的公关效果来看,很差!主要表现在“人肉搜索”式的记者调查和独家评论越来越多,而这两个不约而同地在与公众、媒体的沟通中,大量使用“专家指出”、“专家认为”、“专业人士介绍”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所谓的权威观点为自己庇护,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也是错误的。所谓的不指名道姓的“专家”、“专业人士”顶多是虚构的借口而已,没有人为此承担责任,这是一;其二,如今“专家”泛滥,给钱就上比比皆是,早已失去了应有的道德底线,这种不具备公信力的“专家言论”,充其量是虎皮,这也体现了部分媒体的不负责任。
危机并不可拍,可怕的是没有预案和解决危机的能力。鉴于霸王和瑞年等港股公司,笔者建议并送给“霸王”、“瑞年”事件十句话:第一时间调查风险原因;向公众说明严重程度和可能后果;迅速提出降低风险的行动方案;提出负责任的危机管理行动方案考虑最坏的情况,拿出补救与预防措施;把外界的看法看得和事实一样重要;除了媒体,考虑不同的沟通渠道和工具;从外人角度看问题,坦诚与开放态度。
同时,笔者一直认为,任何一次与媒体的沟通都是一次机会,而不是威胁;充分准备,了解记者的采访安排;认真做好采访前的调研与准备;掌握采访过程;做到有礼貌、有耐心,心情愉快;交流简单清晰,不说行话与套话;回答准确简洁;不说“无可奉告”;不说谎,不猜测,不推测;不发表个人观点。
这才是应对危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