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扇耳光后发工资,老板的嚣张气焰从哪里来?


    因公司迟迟未发工资,数十名工人多次讨薪,终获公司老板承诺发工资。不料老板纠集20多名纹身打手,对讨薪工人轮流扇过耳光后才将工资发给工人。为了拿回工资,工人没有反抗。过后,这些打手又对“讨薪积极工人”进行“重点围殴”,并将他们赶出公司。(8月4日《广州日报》)
    这是7月28日发生在新会区双水镇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里的一幕。一面是恼羞成怒的公司管理者和为虎作伥的打手,一面是低声下气、只求拿回血汗钱的工人。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心理状态的强烈反差,使得这场针对讨薪工人的体罚与羞辱,进行得如此的顺利,如此的波澜不惊,甚至连惩罚过后的“卷铺盖走人”都没有遇到工人们的一丝一毫的反抗。
    这样的场景不能不勾起人们对过去社会里那些将工人不当人看的行为和情景的回忆和联想。仅从资方的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和劳方的忍气吞声、卑身屈体来讲,过去和现在实在是没有什么两样。那么,是谁给了公司老板如此嚣张和卑劣的胆量?又是谁造就了工人们如此忍辱负重的能力?
    表面上看,当今社会法制建设越来越健全,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体系越来越严密,而工会等社会组织也是遍地开花。按理说,工人的合法权益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保障才对。然而,遗憾的是,工人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情况并没有相应得到改善,某种程度上甚至每况愈下。随处可见的工人权益受到侵害却求告无门的情况,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隐忧。
    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为了GDP的增长而变相纵容企业老板为非作歹,可以看到少数领导干部为了“傍大款”而处处袒护作奸犯科的企业老板,可以看到劳动保障部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懈怠与行政不作为,可以看到工会组织形同虚设甚至反过来代表资方利益的怪诞现象……而所有这些貌似零星的社会肌体上的毛病,综合起来恰恰形成了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整体性缺失。换句话说,体制内提供的保障体系如同一张没有接通电源的电网,除了尚存一点吓人的面孔外,很难起到令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震慑作用。
    由此,靠着金钱的威力在社会各领域中左右逢源的公司老板们,自然平添了目空一切、为所欲为的胆气,自然平添了对工人肆意盘剥、尽情侮辱的匪气。他们知道,钱能摆平一切,既能让工人们俯首帖耳,也能让体制内的制约力量消弭殆尽。从这个意义上讲,扇向讨薪工人们匍匐的灵魂上的耳光,应该让无所作为的劳动保障等部门与组织感到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