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日系车企路在何方?


多事之秋,日系车企路在何方?

\周丽君

本田深陷“罢工门”难以自拔,保守估计,上半年至少损失两万辆的市场销量;丰田还在为“质量门”擦屁股,继续降价清仓;三菱哭哭啼啼闹离婚,是去是留难定夺……除东风日产等极少数日系车企风景独好外,多数日系车企心很烦。



 

究竟是什么困扰了这么多的日系车企?它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在笔者看来,万变不离其宗,设计、技术、价格是任何一家车企参与市场竞争的最核心要素。只要做好分内之事,无论“罢工门”,还是“质量门”,以及“合资门”,一切皆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首先,日系车企应进一步提升本土化设计。

宝来和朗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众不断强化的本土化设计,根据中国人的具体需求,两款车的内部使用空间被拓展。东风日产之所以能引领日系,与其更适合中国消费者对宽敞内部空间的设计需求不无关系:骊威的空间远大于飞度,TIDA的空间大于思域、卡罗拉等,销量也与之形成正向关系。雅力士销量之所以低靡,从某个侧面,论证了丰田不入乡随俗政策的失败。当然,吃一堑长一智后,我们也看到了有关丰田新一代雅力士增加内部空间的消息。大发的离去,或许是对日系车企不能很好本土化的最有力的警世。对于正处于合资风潮中的斯巴鲁而言,日后如何更好实现本土化,不得不认真思考。

其次,日系车企应加快引进先进技术的步伐。

越是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在中国车市的销量越有保证,这一定律,已被越来越多的车企和车型证实。

在车市趋冷,丰田等忙于降价促销的当下,南北大众的销量却很坚挺,甚至部分车型只有加价才能提车。与TSI+DSG技术的引进,有密切关系。东风日产的天籁之所以热销,月销量之所以越来越逼近雅阁、凯美瑞,与“V6+CVT”这一先进技术的强力助阵,也有密切关系。在技术层面,依旧倚老卖老的雅阁、凯美瑞等的销量增幅,则不断呈现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凯美瑞、雅阁同比增幅仅有1.8%3.3%,天籁的同期增幅则高达44.4%

再次,日系车型的价格应更亲民。

本土化设计和先进技术引进固然重要,但价格亲民更为重要。中国消费者不是蠢猪,能很快嗅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对比日产、丰田、本田的销量和定价结构,我们能很快得出一个结论,即价格更亲民,销量更攀升。丰田雅力士和本田飞度的价格都比日产的骊威高,但销量都不如后者;丰田卡罗拉和本田思域的价格也都比日产的TIDA高,但销量也是不如后者……

 

日系车企目前正处于多事之秋,切忌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当寻找问题结症所在,集中力量解决最核心的问题,不断强化设计、技术、价格等优势。诸如日产等少数日系车企的成功经验,也完全值得多数日系车企效仿与学习。相信日系的路还是掌握在自己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