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时代,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文革时代,绝大的多数人都是没办法成功的。
如果你处于那个时代,要么适应那个时代(一个极端是林彪、四人帮,另一个极端是钱学森、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也可以象毛泽东那样,砸烂那个时代,但大多数人人都要忍受被淘汰的可能。
在已经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成功的机会多了,但依然是一个不规范或正在建立规范的时代,你依然要适应这个时代。当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适应办法。在不规范的时代,你要会不讲规范;在正在建立规范的时代,你要会讲规矩。打个比方,对于开车的人,当虽然有红绿灯、但无人执法、又无摄像头时,谁遵守红绿灯,谁就是傻瓜;但红绿灯附近有摄像头或有交警执法时,谁不遵守红绿灯,就是傻瓜。对于前者,脑袋机灵的人占便宜的时候多些;对于后者,守规矩的人占便宜的时候绝对多。
但大家都在讲规矩时,成功就要有思路。
比如,在儿子出国前两三年,我一直和儿子探讨成功的五大步骤。
第一,要有目标。目标包括现实目标、长远目标。关键是要有可实施性。
第二,始终不迷失方向。有人制定的目标也很好,但容易被别的目标诱惑,都最后反而迷失了最初的方向。常说狗熊掰棒子,就是指这样的人。
第三,要选择好路径。陆路、水路、空路?
第四,要选择好工具。比如,开车、坐车、坐飞机、骑自行车、跑步。
比如,从北京倒天津,跑步、汽车,所花的力气肯定很大,但绝对不可能比开车、坐火车快。
当然,不一定坐飞机就一定快,如果路途近,比如,从北京倒天津,就不如开车或坐城铁。
即使路途远,如果路况不好,可能开车也没有走路快,解放前的解放军用脚板赛过国民党的汽车轮子,就是这个原因。
第五、要有合适的人。
人与人之间,首先要有基本的信任关系或能遵守基本的规矩;其次,脾气、性格要处得来;最后是能力要互补。
在这五条中,都是第五条最重要。如果能力不够、或者判断力不够、或者相互间信任度不够,都是不能成功的。
还有一个方面,有的人很聪明,但是不开窍,这也是很难成功的。社会上,不开窍的人不少。
由这个五条,自然可以引申出“选择大于努力”这样的名言。
重视时代的观点,就是重视环境。从环境的角度、从相互制约的角度,看待成功,就是系统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