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州,你被进入明天


 

————超前的代价,是无中生有的困惑

 

前天晚上在地铁广州火车站站转车回学校,看到两位大个子北方人在2号线南行列车车门之前犹豫不安,看样子是不知道该不该上这趟车。我问他们去哪里,他们说“赤岗”,我说就是这趟车。他们听了,急忙上车,列车也就启动了。上得车来,他们仍然不放心,原来是看着车厢上面的地铁“8号线”线路图,怎么也找不到“赤岗”这个站。我说不要看上面那张图,而是要看远处车厢玻璃窗上贴着的小图。他们其中一位走了过去,终于在运行线路图上找到了“赤岗”。

同一条地铁线路,同一个列车车厢,怎么会出现两张不同的路线图呢?他们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我告诉他们,我也往那个方向走,我下车以后再走大约三站,就是他们要去的“赤岗”了。我想大概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放心下来,连连向我道谢。

估计他们原来已经预先从朋友那里或者刚刚从地铁员工那里知道,去“赤岗”是乘坐南行的2号线地铁,之所以按照这个指示走到正确的地铁列车门口时,反而犹豫起来,是因为在地铁月台屏蔽门上面看到的路线示意图,找不到“赤岗”两个字。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来,广州正在加班加点为迎接亚运会赶工,预计在亚运会开幕前夕,现在的2号线要被拆分延长为经过广州火车站站的2号线和不经过广州火车站站的8号线。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人的主意,在离开亚运会开幕还有两个多月、现在的2号线还没有被成功拆分的时候,就这样迫不及待地把地铁月台屏蔽门上面的线路示意图,换成还要好久才会使用的未来线路图了。这就无端引发本来不该产生的困惑。

不用说这两位外地朋友被困惑,就是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广州人,三天两头主要就是乘坐2号线的,上星期也曾经被这种超前线路图示困惑过。那是地铁线路示意图刚刚这样超前置换的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我有点事情比较急,走到熟悉的地铁中大站月台,抬头一看,线路上怎么没有了我要去的地方?困惑之中,再看月台上竖立的标示牌,“才知道”这条熟悉的地铁线路“已经”被拆分成两条了,现在的位置变成了8号线,我需要在“昌岗”这个站换乘2号线,才能够到达我要去的地方。

上车以后,就惦记着不要错过换车,后来在其他乘客指点之下,才知道我看到的是未曾实现的未来的广州地铁线路指示。这个“才知道”,才是真正的“才知道”。他们还告诉我,地铁月台屏蔽门下面一侧比较不显眼的地方,和列车车厢玻璃比较不显眼的地方,有显得灰色不那么醒目的告示,告诉大家,在目前2号线成功拆分以前的时候,列车还是按照原来的线路图行驶。就这样,折腾了好一会儿,我才明白地知道,是超前更新的线路指示,和我开了一个玩笑。

直到现在,我还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要提前两个多月,就换上“未来时”的线路示意图。比起广州正在大赶特赶的许多这样赶工无法保证质量的大工程,到时候更换地铁线路示意图,可以说是非常小的工程。充足准备之下,半天一天怎么也能够完成。有什么道理提前两个多月就更换,给我们广大乘客带来那么多困惑呢?事实上,这样做也给广大地铁乘务人员带来麻烦,增加他们说明情况、引导乘客的麻烦。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目前适用的线路示意图还在,虽然麻烦一些,乘客还是可以找到目前适用的线路示意图。虽然的确麻烦一点还是可以找到,却不能抵消两种线路示意图并存两个多月的谬误。首先,未来的和现行的线路图共存,就是混淆的根源,而且,现在“未来的”线路图已经被置放在屏蔽门正上方和车厢们正上方的“正统”位置,“现行的”线路图却已经被挤兑到辅助的补充说明的位置。这个混淆,实在不是一点点。

这样一个“小”差错,给广大乘客和乘务人员带来许多麻烦。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都有必要从这个“小”差错的产生吸取足够的教训,不应该让它不了了之。

看起来,我们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喜欢超前。地铁线路示意图的超前更换,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小的例子。古云“不审势,则宽严皆误”。现在是否可以补充:“不审势,则早迟皆误”。超前了,和延误了一样,也要付出代价。办公室全面禁烟,恐怕就是超前了,最后只能成为“不告不理”的君子法规。拟议中垃圾不分类投放就要处罚的罚则,如果很快实施,也是超前了。我自问是一个非常注意低炭生活的人,可是喝完一杯豆浆,就不知道那杯子应该扔到可回收垃圾桶还是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个小小的的杯子尚且如此,你让千万居民怎么能够马上清楚分类各种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