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太多法太软:为何惨祸频频根难断?


车太多法太软:为何惨祸频频根难断?

  近年来,我们的车市的确是大繁荣了,产销量指标节节攀升,并以产销数量居前而登上了汽车大国的“光荣榜”,可就在与此同时,道路上的惨祸也在愈演愈烈。南京、杭州、成都等地的一个个创纪录的醉驾惨案还在余音未了,有不少的人大代表正忙于怎么样来界定和惩治这些由于酒驾而神志不清所酿成的惨祸,到底只算是交通肇事划入过失杀人?还是应该以明知故犯而例入故意杀人罪加以惩治?怎么样用更加严厉的惩罚或者说刑法措施来治理久禁不止的酒后驾车,或者是醉酒驾车的违法行为。而就在2010年的9月7日上午,一个并非酒乱神志,从目前来说也找不到神经病病史托词,但是惨绝人寰的驾车致人死亡案件,又开创了新的道路惨案之最。

  据江苏省新沂市委、市政府于日2010年9月13日晚7时许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所公开向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通报“9.7”案件侦查进展情况表明,9月7日上午11时许,在新沂市良辰花苑小区院内,一辆牌号为苏CLH×××的宝马X6小型越野汽车将居住在该小区的一名3岁半的男童碾轧致死。11时04分,新沂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并于上午11时15分民警到达现场,随即开展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工作,并调取了小区监控录像。而根据小区的监控录像显示,涉案车辆存在多次碾轧受害人问题。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涉案的车辆被暂扣。新沂市公安局和检察机关正对该案件作进一步的侦查。

  从所调取的小区监控录像中,人们惊讶的发现,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因为肇事者在明知碾轧了受害的男童时,不但没有采取任何的施救措施,反而是来回地将受害人进行了四次碾轧,直到将受害人反复碾轧并导致其惨死,下车确认之后就离开了现场。这与那些神志不清的醉驾杀手相比,完全是一场神志清醒的、令人发指的兽性发作。要是没法拿出该男子事前患有精神病,或是其它能够开脱罪责的证明,那么这就是交通肇事在先,继而引发为有意识的故意杀人!而车辆也就成为了这个故意杀人者的杀人凶器。

  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人神为此共愤的节骨眼,新沂市交警大队有关人员(官员)却言之凿凿,反驳受害者家人对其“故意杀人”的质疑,其理由是:经调查,司机和男童家人及亲友之间均无过节,因此司机不存在“故意杀人”的动机。可如果不是故意杀人的话,那怎么样来解释对受害男童四次反复碾轧呢?开过车的人都知道,一个神智不清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来回倒车的,更不要说是四个精确的、意在让受害人致死的来回碾轧。

  从这件事的发生,立即引发了对一个令人发指的潜规则的披露:即过去曾经报道过多起“撞伤不如撞死”的案例的深挖。从新闻报道的细节看,从这个叫“伍某”的冷血司机身上的所作所为来看,四次碾压男童,绝非是惊慌失措所致。如果说他第一次倒车撞倒男童是失误,亦即交通肇事,那么其后三次碾压则是故意为之,是在清醒意识支配下作出的选择--“碾伤不如碾死”。

  实际上,“碾伤不如碾死”已经成为一些肇事司机的“理性”潜规则,其冷血动物们的逻辑是:碾伤意味着受害人一辈子落下残疾,司机一辈子麻烦不断;碾死则意味着司机一次性赔钱、坐牢,虽然受到处罚但却干脆利落。而与以前对醉驾处理的交通肇事“非过失杀人”的法律漏洞相似,随着道路惨祸的一步步升级,还不知有多少潜在的交通肇事行为尚未受到事前的法律震慑,以至于那些开着车子为非作歹者,觉得交通肇事的代价是如此之轻,所以敢于以身试法者,正源源不断地在公共道路上“闲庭信步”。

  的确当今经济是发展了,有钱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乘用车、特别是豪华车的拥有者也是越来越多了,他们当中的部份人目无法规,视车辆为杯具,视道路为秀场,而视法律为橡皮图章。在笔者车行天下的全国自驾途中,到处可以听到一些“牛人”在说,闯个红灯、超个速、喝个酒算什么?交通队××是他(她)家的三大姑四老表,抑或是铁哥至爱。在各地都可看到一些开着车视交法为无物,横行霸道,自恃通过关系、通过钱即可摆平一切的人在横冲直撞,因为他们自恃可以逍遥法外,或者说遇事可在交通违法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需付出的成本对他们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笔者就亲眼目睹过一个在城里飙改装车的“达人”,闯了红灯不说,还在禁左路段上强行左转,所幸与一辆正常行驶的出租车相撞给挡住了,否则将眼睁睁地看着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将倒下一排血淋淋的无幸者。而肇事之后,该“达人”毫无愧色,也毫无惧色,掏出手机便忙着找人来帮他摆平眼前之事。而在当今的道路上,谁没有见过几起道路狂人的横冲直撞?如果说把道路上这类交通肇事“达人”的“雷人事迹”汇编成册,估计真可谓是车载斗量!

  新沂轧童事件出来后,这个肇事者“伍某”的兽性固然是令人发指,但新沂市警方在未做认真调查取证之前,就断言伍某并非“故意杀人”,只是涉嫌交通肇事罪,这样急于得出的结论在全国网友中引发了一片大哗:因为太像是要有意包庇这个“伍某”了!这不由地让人想起了杭州“70码”事件,虽然最后得到了较为公正的处理,但由于有关部门没有对警方此前的离谱说法进行调查处理,至今“权钱交易”的传言仍然没有终结。

  我们是汽车大国了,我们好像是步入汽车社会了,可是淡薄的交通意识,淡薄的法律意识,不完善的交通法规,让开车的人,让不开车的人都没法在出行的道路上有什么安全感,真不知何时就会与不期而遇的交通事故搅在一起。当然汽车对于我们GDP的增长功不可没,车卖得越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但是对于一个道路交通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的交通环境而言,要那么多的车辆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