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独创“房二代”一词被收入百度百科
相关网页达11万篇,热议本报“最小房二代”的报道
本报记者 李子墨
《金陵晚报》8月25日刊登《房二代催涨房价:南京80后小情侣9套房网上炫富》的报道,在全国首创“房二代”这个新名词,并在8月27日继续刊登《南京最小房二代:2岁女孩名下有幢400万元别墅》的报道,引发全国轰动、全民热议。
8月底9月初,百度百科新设“房二代”一词,将本报报道的南京80后小情侣月薪一共4000元却有9套房、“南京最小房二代”2岁女孩拥有400万元别墅的事件,作为房二代的命名缘由和现象,同时百度百科所配图片正是《金陵晚报》已见报的漫画。
据悉,这也是近年来南京媒体独创新词被收入百度百科的少有案例,此前也只有“天价烟”等少数词汇入选。
昨天记者在百度上搜索“房二代”,第一条就是百度百科关于“房二代”的最新词条,同时出现的“房二代”相关网页多达10.9万篇,几乎全部都是转载或热议本报关于“最小房二代”的独家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第六条搜索结果就是《人民日报》关于《“最小房二代”何以激起争议》的深度评论。该评论将本报报道的“最小房二代”称为“代际复制”,忧虑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拼爹游戏”,并担心带着“出身”印记的赛跑成为“常态”,因此,“在此意义上,最小房二代激起的争议,是社会给我们的又一个警报”。
南京大学的多位学者和专家表示,南京媒体一篇“最小房二代”的报道,不仅引发全国热议,《人民日报》也专门发表评论,而且使得百度百科开设新词条,这在近年来十分罕见,可见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加大、垄断性企业收入过高、房价被富人炒得畸形等社会问题,已引发社会广泛不满,值得决策层深思。
百度百科:房二代
含义: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热,物业税要开征的呼声强烈,房地产贷款门槛提高,不少炒房人开始为子女置办房产,这些年轻人被称为“房二代”。
由来:随着社会变迁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二代”已经逐渐盛行开来。改革开放以后富起来的人群子女长大成人,形成了独特的群体“富二代”。官员子女子承父业者有,被称为“官二代”。久居乡村的农民或进城打工者,其子女逐渐也逐渐成长起来,被称为“农二代”、“穷二代”。“二代”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影响的社会现象,并称为影响社会不安和不稳定的社会问题。近几年不少炒房人开始为子女置办房产,这些年轻人被称为“房二代”。
现象:在房价高涨,购房困难的今天,不为购房担忧的“房二代”无疑在刺激着为买房而一筹莫展的刚需们痛苦不已的神经!“房二代”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
有这样一些案例,某对独生子女年轻恋人月总收入仅4000多元,有9套房产,为谁出装修费而头疼;某新开盘楼盘购房者多为富二代或者有钱人为其未成年子女所购买;还有更让刚需们受刺激的是,有的人提前20年给孙女办嫁妆。
南京还出现了“最小房二代”,2岁女孩拥有400万元别墅。尽管家里已经买了4套房,还买了百家湖一套二手花园别墅,近300平方米,总价在400万元左右,一次性付款。买这套别墅时,妞妞的奶奶坚持说,这套别墅一定要留给妞妞作为将来的嫁妆,房产证上也要是妞妞的名字。一方面是出于资产保值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等到妞妞长大了直接作为嫁妆,也可以增加妞妞的身价地位。
网友评论
余青山:穷人还在为一日三餐在忙碌,富人却已为自己第三代的幸福生活准备好了。社会差别咋这么大呢?
张华:国家应尽快出台并实行物业税和遗产税,这两个税种的开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给国家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其次是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三是让富人把钱实实在在地用在消费上;四是能有效地控制过快的房价上涨。
张明:无知的爷爷、奶奶,这样对小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本报记者范薇静自述:
“房二代”是我灵光一闪的独创
当我8月24日撰写那篇《80后小情侣9套房网上炫富》报道时,世界上并未存在“房二代”这个词,至少我不知道,我身边人也不知道。是的,“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等“二代”很多,但从未有人正式提过“房二代”。实际上,“房二代”是我灵光一闪的独创。
之所以突然之间想到“房二代”这个词,还是要多谢那一对婚前就有9套房产的80后情侣,没有这样极端震撼的例子,我的灵光可能还不会乍现,“房二代”可能还在等待它的创造者。那对80后情侣,双方家庭并非大富大贵,然而共有9套房,其中很多套房都是父母留给他们的。他们不是“富二代”,那属于什么?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字:“房二代”。
实际上,在房价飙涨、房产成为全民投资的对象之际,在我们身边,“房二代”已经越来越普遍,少则两三套,多则五六套,而自身工作平平,或顶多是个小白领,这些巨额房产财富全部来自父辈。从年龄上来讲,我们讲的“房二代”,主要覆盖80后、90后、00后甚至10后。
没料到我在8月25日发表报道、发明“房二代”一词后,再加上8月27日本报同事张燕发表《南京最小房二代:2岁女孩名下有幢400万元别墅》的报道,众多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纷纷转载,“房二代”一词也在出生后几天之内红透全国,甚至立即被百度百科收为词条,《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还专门对房二代发表焦点评论。我也沾光成了“红人”,被数家媒体采访,讲述“房二代”的诞生过程。
不过回头想想,同为80后的我依然是一个无房族,可能需要用一辈子的工资来换取买一套房的机会,所以在创造“房二代”这个词的瞬间,也许我也带有一点羡慕和嫉妒。不过客观地思考,不同的“房二代”大众需要区别对待,白手起家的父辈和权贵“世袭”的父辈,留下的房产对下一代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本报记者张燕自述:
“最小房二代”就是我朋友千金
“最小房二代”是我写的无数普通新闻稿中的一篇,没想到会引发如此轰动的社会反响。《人民日报》等全国众多媒体都为此发表评论,百度“房二代”甚至出现11万篇相关网页,全是热议我写的这篇“最小房二代”报道,据说百度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词条“房二代”,并把我和同事范薇静的报道作为命名缘由。看到这篇稿子在全国蹿红,我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其实,富人买房给子女,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岁的妞妞将成为400万别墅的主人,我相信这也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买房故事而已。我心里更清楚,“南京最小房二代”肯定不是2岁的妞妞,给1岁甚至刚出生的小孩买房的肯定大有人在。但只因那些更小的“婴儿房二代”,没有人去采访挖掘并作为新闻写出来,所以妞妞确实是南京媒体爆出的最小房二代。
我最初接触到当事人的时候,也是偶然的一次聚会,朋友的朋友也就是妞妞的爸爸,酒足饭饱之际感叹自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太宠小孩子,给2岁女儿买套别墅,担心署名问题解决不了。此言一出,立即触发了记者的职业神经,遂凑上前聊开了。
稿子出来后,很多朋友就持着怀疑的态度问我,这篇稿子是不是真有其人。毕竟妞妞一家都不是做生意的大老板,更不是出身豪门。其实在采访中,记者也对买房的能力提出过疑问,但妞妞的爸爸作为朋友也很明白地向记者表示,家里4个大人分别在供电、石油和烟草公司工作,父母虽已退休,但每个月的收入不低,尤其他的父亲在退休之前收入更加可观,单位的福利好到让很多人眼红,光是各种超市等购物卡就有几万块,因此家里向来敢于提前预支未来的收入,根本不用担心钱用完了就没有了。
或许很多人不相信,但网上也有人测算,煤、电、油、运等12个行业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到4倍,平均人工成本最高达到每人12万,这12个行业曾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十二豪门”。而妞妞一家四个大人都在这“十二豪门”之列,也算强强联姻,整体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并且熟知这些豪门行业的人应该都知道,其实他们的福利和收入远不止社会平均水平的3到4倍。
曾经就有一个朋友对记者说过,供电公司曾经在年底,分了数次发放不知名奖金,总金额达到二三十万,此后还再次发了高额的年终奖。此外,平时的吃穿用开销,还有额外的超市券、购物卡,消费任何东西基本都不需要自己再掏现金。如此算来,像妞妞这样的家庭,一家都是垄断行业的职工,一年存下来的钱买一套房子还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