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潇湘秋意图”时所题写、临摹之后跋


 

2006年春,为黄淮纪念馆准备展出“潇湘秋意图”画卷,特将复印本请南柳宗亲肇顺送请茶山九间农民画家王学钊先生临摹,画成之后王先生有跋(详图1

 

     永陵按:王先生将发生在南京翰林之事,误作北京,特予纠正。2010.9.18 9时10分

 

在装裱时安排了黄性思恭的“题潇湘秋意图后”(本人临摹,详见图23)以及书写季德幾赋“潇湘秋意图”七律;本人获得“‘潇湘秋意图’后复印感作”七律(详见图4),为题跋,以叙述复制经过之细节。

 

 

 

 

   除了给王先生“润笔”超过人民币1000元外,装裱成8米多长卷(详见图5),花了350元。

 

     

       20071027十时整,於“黄氏研究·宗亲动态”栏目发表:

 

纠正《潇湘秋意图》“贡思慕”乃“黄思恭”之误暨补充史料

昨晚(2007.26/10)上网欣赏:180L《潇湘秋意图》(配有男士朗诵)、读180B《潇湘秋意图》文字后(已复制如下)特谨致意原著者:“贡思慕”乃“黄思恭”之误。宜更正简介文字及配音为好。

《潇湘秋意图》(部分)明 陈叔起 王绂 纸本水墨 25厘米 441.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叔起,生卒年不详,与王绂同时,福州人,博识善谈,长于绘事,山水清雅。随意所适无不妙绝。《潇湘秋意图》先是陈叔起为贡思慕画,拟将《潇湘八景图》合为一图即《潇湘秋意图》卷,尚未完成即去世。据黄思慕跋云:永乐十年壬辰(1412)由王绂续成,即由平沙落雁以后皆王绂所画。此图共享四段,其中前三段为陈画,最末一段由王续成。此卷虽为二人合画,古朴幽雅,运思深远如出一人之手,观其画湖面宽阔,山峦起伏,烟波竹树浩渺无涯,其间渔村潇寺,沙渚雁集,一派洞庭秋意如置身潇湘云水间。

 

永陵注:陈叔起(1342?~1406)号三山。原籍闽省,客居浙江瑞安。与永嘉黄性(字思恭)相交二十余年。1406年春,为黄思恭创作《潇湘秋意图》夏秋之交,画了前段未完成,而因病逝世(享年不少于64岁)

    王绂(13621416)字孟端,自号九龙山人,江苏无锡人。永乐朝任中书舍人,善画,明画竹第一人。

黄性(字思恭,号静庵居士13391431,享寿九十三。即永嘉黄淮的父亲)以上简介误作:“贡思慕”“黄思慕” 永乐十年壬辰(1412)二月初一,皇帝诰封黄性为“奉政大夫右春坊大学士”为此,黄性赴南京谢恩。于翰林院与王绂相会如故,出示《潇湘秋意图》由王绂续画成功。十七年后,宣德四年己酉(1429)四月初一日,黄性于南柳寿征庵的书房“揽秀轩”中书写《题潇湘秋意图后》(附见全文。而63岁的黄淮,当时就“立”在91岁的黄性身旁,帮助并看父亲书写完成“题潇湘秋意图后”)

 

題瀟湘秋意圖後                   明·黄 

三山陳公叔起博識善談尤長於繪事與余交二十餘年情好莫逆往來過訪留連竟日而後去間嘗論及古今畫品曰瀟湘八景實湖南佳勝世以為美談每見畫者景自為圖不足以觀瀟湘之大欲會而為一所謂夜雨秋月暮雪三景又未免相戾莫若但取其可相入者圖之命之曰瀟湘秋意於公為以何如公欣然曰子言有胸吞雲夢氣象足以發吾浩然之興遂索紙持歸次第成之越旬日公以為興趣未及遣婿孔生來索紙詎意公疾不起而此圖弗克就緒良可悲也永樂壬辰因謝恩赴京與毗陵王君孟端會翰林傾瀉如故交王君亦善畫出圖與之一觀君曰誠佳畫也惜其未就耳因援筆成之自平沙落雁以後皆是也夫畫雖藝事得其趣足以養心而怡神今觀二公所畫古澹幽雅而運思深遠如出一手每一披閱恍若置身於瀟湘間煙波竹樹浩渺無涯而心目與之俱往俗塵煩慮渙然冰釋豈不快哉陳公遠矣王君亦相繼淪謝片楮流傳不可復得況此卷乎因題諸左方以識之交誼垂示子孫俾寶而愛之或有好事君子發之以詠歌庶不泯二公之高致

宣德己酉孟夏朔日静庵居士书于揽秀轩时年九十一也

 

另引述明·季德幾七律一首为佐证:

瀟湘秋意圖      ·季德

吳頭自是陳公寫  楚尾王公善繼之  略無韓豪孟工異  可謂蕭畫曹能隨

旅雁江涵秋影至  釣魚船載夕陽歸  靜庵先生清興在  沅湘清趣時一窺

明·季德幾,字武抑 號蘭 庵子  瑞安人,生至正乙未1355卒宣德七年壬子1432三月初六雙橋虞氏季氏宗譜璣(幾)作基  草房祖

 

辛巳(2001)三月廿五日,余在《中国书画图目》中见到《潇湘秋意图》卷(其编号为京1943,不仅后面有黄性《题潇湘秋意图後》而且前面(右首)有乾隆宸翰“潇湘秋意”四字及印章等)之后,兴奋地吟七律一首:

            复印静庵居士《题潇湘秋意图後》感作       黄永陵

樟叶五色永嘉衬,为觅墨宝图目寻。孟端续写三山画,思恭追述二公文。

舒展楷书悦众目,缱绻文章感吾心。历经五百七十载,辗转珍藏到如今。

至于又是如何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就有待专家来诠释或提请CCTV4《国宝档案》出面介绍。另外,黄淮纪念馆开馆之前,曾经请茶山九间王学钊先生仿画一幅,摹写乾隆宸翰、黄性题后装裱备展出之需。

                                                黄永陵  于温州知省斋 

 

以下则为2007- 10-27 20:22:59 上传“再补充史料”:

    

拙编《黄淮文集入觐稿一》387页有黄淮七言绝句一首:
                       
题陈叔起画为陈宪章赋
    
少小曾陪老画师,惯看墨汁洒淋漓。客边展卷心如醉,落月山窗起梦思。
    ——
   
 永陵注
    
抄本下注:按陈叔起,瑞安人。元时画家,见《瑞安县志》。
    
查陈叔起,号三山,与黄淮父黄性交往二十余年。陈曾应邀作《潇湘秋意图》,仅作成潇湘夜雨洞庭秋月渔村夕照江天暮雪而病卒,(平沙落雁以下四图,是1412年春黄性赴南京谢恩时,由王绂所续作。该幅陈、王合作画卷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详见黄性《题潇湘秋意图后》。叔起逝世于明永乐年间(於1406),按惯例应作明朝人。
    
另查悉宣德朝著名宫廷画家永嘉人谢庭循,曾师从陈叔起学画艺。从上面七言诗:
    
黄淮回忆自己少年时曾经站在桌案边,看着陈叔起作画的场景。而题赋给陈宪章。


                                    10272018 黄永陵於温州知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