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的中国人23:中国的精神病人远超一亿


空虚的中国人23:中国的精神病人远超一亿

张 羿

 

提要:信仰的真空或灵魂的空虚,乃是中国人心理疾病高发的根本因素。在缺乏健全信仰的情况下,说人人都是精神病人也并不为过。

 

20105月,中华医学会公布了一个数据:保守估计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已达一亿人以上。很多人对这个数字之后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义愤填膺,认为这是对中国人的丑化。实际上,一亿精神病人这个数字是否准确并不重要,关键是它真实地反映了当今中国人的普遍生存状态。

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精神病人?社会变革和贫富差距固然是一个原因,但绝不是主因。其深层的原因,是信仰真空所导致的灵魂空虚。

信仰真空与心理疾病有着深刻的关联。在一个灵魂无所皈依而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无法抵御各种诱惑。信仰的的真空使中国人把目光聚焦于世俗世界,而社会剧烈变革、贫富分化的严重,导致了人们对现实的失望,从而必定产生心理失衡。

终极价值的缺失,使中国人面对挫折时无法排解。虽然中国人勤苦耐劳,也很坚强,但缺乏包容性和超越性的世界观。这使我们在面对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罪于他人。因此,我们是一个很难正确面对挫折的民族。一种与他人对立和斗争的思想长期统治着中国人,使我们总是生活在怨天尤人的状态中。长此以往,自然难免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现在中国人去做心理咨询的越来越多了,这说明心理疾病患者在不断增加。事实上,很多人有了心理疾病也不去咨询。因为,心理疾病毕竟不象生理性的疾病,有那么明显的肉体痛苦甚至生命威胁。而且,去做心理咨询,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也是没有面子的事情。

然而,心理咨询并不是解决人心理疾病的最佳渠道。心理咨询师对心理疾病患者,其实都存在着恐惧。他们发现,心理疾病患者的问题最终往往归结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上来。而这是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无法回答的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心理咨询师,在做了一段心理咨询以后,反而放弃了心理咨询,并选择了信仰。因为,惟有纯正的信仰,能够回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能够解答心理疾病患者最深层的疑惑。

归根结底,心理咨询对心理疾病的无效性,反映了心理学本身的致命局限。对于心理疾病而言,心理学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有灵、魂、体三部分,灵是用来接触神的,魂是由心思、情感和意志组成,实际上就是人心理的部分。人心理部分的疾病,是由于人堕落之后,被神关闭了灵的功能才产生的。如果人的灵与神有正常的关系,人的魂,也就是心理部分,就不会有疾病。因此,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之道,乃是恢复人的灵与神之间的关系,亦即恢复人的信仰。而这显然是心理学所无法企及的。

按照圣经的真理,人的灵如果没有恢复与神的关系,人的魂即心理部分就会被魔鬼所霸占。就此而言,没有信仰的人实际上都可以称为精神病人。因此,中国有一亿精神病人,绝对是温和的说法。

 

         (节选自张羿《空虚的中国人》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