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堪忧(原创)


强者恒强,弱者出局

珠三角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堪忧

/唐朝老五

917日,应广州商盟一位老友的邀请参观了“2010广州电子商务交易会暨首届网购节”,不知是什么原因,现场人气惨淡,展馆内参展摊位原本就不多,加上观众稀少,所以现场显得非常冷清,想起之前两次参加淘宝在广州举办网交会的热闹情景,对比之下让人有种悲凉的感觉。

近几年,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和网民的暴增,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进入了高速成长期,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进行消费与娱乐,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投身到B2CC2C行业中来,记得马云在20095月举办的首届网货交易会上曾发表题为《不做电子商务,你将后悔5》的演讲,指出中国电子商务还有未来5年的发展空间,并极力动员广大网友投身到电子商务中来。

2010淘宝广州网交会上与一些朋友合影(中间为上海伟雅)

 

 

那么热情过后,珠三角的企业主和网商们不妨冷静下来,根据自己的所观所想来看看珠三角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观念滞后,盲目跟风

 

珠三角做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繁盛曾名臊一时,无论从产业链还是资源供给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加上早年国家政策的扶持,给中小企业家们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很多优秀的企业从这里走出国门,创造了经济发展的神话。

然而2008年的一场经济海啸到来,珠三角的制造业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弱者倒闭,强者维持,还有部分企业内迁以降低成本和风险,为生存大家想出各种招式,正是借助这样一个环境,很多电子商务经营平台在珠三角大做宣传,鼓吹电子商务优势如何如何。

不少危机中的企业就好象抓住了救命稻草,盲目跟风,大行“电子商务”之道,很多企业主甚至简单的理解,电子商务就是“一台电脑,一个人,生意自然就来了”。正是由于大家没有清楚认识到电子商务经营的本质,前期盲目投入,踏入电子商务后发现并非想象般容易,不足一年的时间,便有很多企业败下阵来,从此远离,再无信心。

 

缺乏疑聚力,行业难出领头雁

 

说到这点,从此次展会现场便可得知,当然,我们不可能期盼珠三角能再出一个“马云”般神奇人物,能像他那样把电子商务“玩”到极至的人确实不多,但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领袖”给大家做出标榜,还大家对电商发展的信心。

笔者早先也曾参加过华南的一些网商自发组织群体,虽然当初热情高涨,但终因组织引导不力,难成大器。有些许超前意识的网商转行做起了第三方网商服务行业,也有人投奔长三角而去,依据个人分析,首先是因为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纯自发组织难上正轨,也很难建立商业信用,这是自发组织群体的致命硬伤。其次,珠三角企业各自为政,领导者没有发掘出大家的利益共同点,很难形成向心力。再次,自发组织的“游击队模式”费时费力,以业余时间或身份参与者居多,难上正规,自然很难从中获得利益。

 

百家争鸣,市场混乱

 

在这次展会上,笔者粗略了解过,所有参展企业中为网商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机构占了大约30%比例,这正是验证了马云先前所讲“电子商务还有5年发展空间”的那句话,也许他发表此番演讲前早已经预料到接下来的几年,跟淘宝和阿里巴巴抢饭碗的将大有人在,而与此密切相联系的是我们看到淘宝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规则的调整,都是偏向于大买家和企业商城;马云是个商业鬼才,在如今百家争鸣的局势下,只有大买家和企业商城才可以承受淘宝日益高涨的变向收费,譬如广告费,店铺管理费等。早前有部分卖家聚集淘宝公司门口抗议,我觉得冷静的想一想,做为一名商人而非慈善家,其实马云并没有错,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如果今天他不调整经营策略,明天就有可能被对手蚕食了,只不过因为如此给中小卖家带来的失望怕是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有一家参展企业提出了所谓的“消费生产理论”即:亦消费亦经商,简单的讲就是利用消费者线下人际关系,采用类似“传销”的经营模式在网上开展电商业务,发展下线提取佣金,并美其名曰“第三代网店”,其针对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都市白领,TA们的特点是对生活品质有高要求,经常网购,社会关系易于在网络上传递。简单看来,好象比目前的电商平台有些优势,问题是产品品质和价格体系的管理在人的贪念中极容易出现问题,你看“传销”不就是被取缔了么?

总之,电商之路在中国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毕竟中国人口众多,且对于网络消费这个新奇东西在很多地方还是盲区,但机会与挑战同时并存,就看你是否认准了路子,如果真认准了就坚持干下去,总有一天你会见到光明的。

 

20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