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汽车消费跃居全球第四 中国车企加速进军


    自今年5月份起,巴西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随着信贷体系放宽,巴西汽车市场正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这使得约16%的巴西消费者能够买得起新车,此前这一比例仅为10%。通用汽车、福特、标致雪铁龙、大众、菲亚特、雷诺都已宣布将加大在巴西的投资,同时我国自主车企奇瑞、江淮、力帆等也加大了对巴西的开拓步伐。

    奇瑞南美“第二工厂”转战巴西

    9月份,奇瑞将与巴西圣保罗市小城Jacarei当地政府签定一份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的内容是,奇瑞将在当地建设独资工厂。该工厂投资将达7亿美元,汽车年产量将达17万辆,预计将从2013年起,以全散件组装方式生产奇瑞的S18车型(国内为M 1)。

    在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巴西主要城市的街头,已经可以看到奇瑞瑞虎的身影。13个月以前,奇瑞将乌拉圭工厂生产的车,出口到巴西,作为奇瑞巴西工厂的“试水石”,很显然,巴西的市场比奇瑞预期的还要好,目前奇瑞在巴西的年销量已达到1万辆,伴随着销量的上升,奇瑞的瑞虎还在巴西获得了年度SUV荣誉,这使得奇瑞很快坚定了在巴西投资设厂的决心。

    但奇瑞此次在巴西所建的工厂与乌拉圭工厂不同,将由奇瑞独资。巴西当地政府还将对该项目提供减免城市房产税等税收优惠。

    此前,奇瑞的设想是,利用巴拉圭工厂生产的产品供应南美各国市场,包括阿根廷、智利和巴西。不过,巴西工厂设立后,由于巴西毗邻乌拉圭而人口和面积又是其数倍之多,南美“第二工厂”很可能晋升为奇瑞南美战略的中心。

    江淮拟十年内62万辆汽车出口巴西

  8月31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根据与巴西SHC公司签署的《独家经销协议》,未来10年,江淮汽车将向巴西市场出口62万辆汽车。

    江淮与巴西SHC公司签署的《独家经销协议》的公告显示:巴西出口项目以公司轿车及其他乘用车产品(包括MPV与SUV)为主,同时涉及公司轻型商用车及轻型卡车产品。根据双方协议的约定,2010年11月份实现销售500辆,12月份实现销售1500辆,2011年1月份开始达到月销量3000辆以上的目标。年度销售目标为:2011年45750辆、2012年50325辆、2013年55000辆……2020年72000辆,合计为620075辆。


    力帆有望于9月份进入巴西

  据巴西《圣保罗报》报道,在乌拉圭生产的中国汽车品牌力帆有望于9月份进入巴西市场销售,力帆的巴西当地经销商希望到今年年底前销售2000辆汽车。力帆目前已初步在巴西建立起分销网络,9月份将开设17家销售点。2011年,力帆分销点将达到50处,销售目标也将上升至1.5万辆。

  报道称,力帆将在巴西市场主推1.3排量的320款汽车,配置空调、液压转向和防抱死等功能,售价为29800雷亚尔(约合12万人民币),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大众公司1.0排量的FOX款汽车,售价为42000雷亚尔(约合16万人民币)。
  
 
    巴西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巴西车市几乎全部是合资品牌天下

    与中国、印度等其他新兴汽车市场不同的是,巴西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是零发展。在巴西整个轻型汽车市场,仅有Aqrale这一家本土公司,而且其今年前8个月的新车注册量也仅为66辆。而在合资品牌领域,欧美品牌占据着巴西车市的绝对主力,菲亚特、大众和通用长期占据着巴西新车注册量前三甲的位置。而日韩品牌目前在巴西汽车市场的份额还较小,不过现代汽车近年在巴西车市的表现却令人瞩目,仅今年前8个月就保持了超过200%的增长。

    二、灵活燃料汽车占据市场最大份额,传统汽柴油车份额低

    如果从灵活燃料汽车在巴西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来看,可以说,在汽车节能与环保领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可以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各国学习的榜样。今年前8月,巴西汽油车和柴油车的销量仅占其全国汽车销量的13.36%,灵活燃料汽车(即车主可根据市场燃料价格的变化,自由选择汽油或是乙醇燃料)则占86.64%。应该说,巴西汽车市场的这一特征,即与其是世界上乙醇生产和出口量第一的国家,且灵活燃料比汽油便宜约2~3元/升有关,也与巴西政府不仅鼓励汽车企业在巴西市场研发和生产灵活燃料汽车,并向购车的国民提供额外补贴的鼓励与扶持政策有关。

    三、2.0L及以下排量汽车成为市场绝对主流

    以今年前8个月的数据为例,2L(含2L)以下排量轿车的上牌量占巴西轿车总上上牌量的98.81%。其中,1L排量轿车上牌量占51.52%,>1L且≤2L排量轿车上牌量占47.29%。众所周知,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2.0L以上的国内汽车细分市场几乎不存在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但在2.0L以下,特别是1.6L以下(不含1.6L)的经济型和微型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却并不输于合资品牌。可以说,巴西汽车市场的这一特征,正好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进军巴西提供了前所未来的竞争机会。
 
作者:搜狐汽车评论员 郑雪芹
 
授权状态:本文作者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此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