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调控“放空枪”事在人为


谢逸枫:调控“放空枪”事在人为

   中国楼市调控目前被部分人怀疑“放空枪”,光说不练,继续“空调”不放松,房价却水涨船高。历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什么房价越调越,就是因为我们进行的是“空调”。地方政府的善用“保障”大画饼,分化民众。从理论上来讲,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两限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以及廉租房。但现实中我们必须严格控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是为了使住房刚需大量存在,房价才能不断上涨;二是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无法落实。

   最近的楼市很妖,政府官员一连声地表态房地产调控政策坚决不动摇,银行也在明里暗里收紧贷款,但市场却迎来了新政后的空前反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环比连续第二个月持平,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1%,环比上涨6%,为本轮调控以来所罕见。

   北京更为明显,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数据显示,9月4日至9月10日,北京商品住宅期房签约2172套,环比8月28日至9月3日上升23.7%,日均成交310套。同期,现房签约264套,环比上升26.3%。这已经是连续第4周上涨,同时也达到了近四个月以来的商品住宅期房周签约的最高值。这样的涨势似乎还在持续。北京某楼盘开盘房源仅377套,但开盘前共有4500人排号选房,供需比竟达到1:12。 二手房市场一样“涨势难挡”。在沉静了几个月后,购房者再次开始频频看房。北京市各大中介都传来看房量骤升、业务员再次开始繁忙的消息。房主开始加价,购房者又开始紧追不舍,争相抬价。

   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升了10.3%,成交面积大幅上涨。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升9.3%,30个城市中有26个成交面积环比上涨,其中11个城市上涨幅度超过50%。其中作为全国风向标的京沪穗深四地楼市自“空调”以来首次集体飙升。 例如8月上海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面积环比上升61%;平均成交价格在持续3个月下调后,重回到2万元以上,达20973元/平方米,环比涨幅达5.8%。例如8月,北京住宅成交5564套,环比上涨12.7%,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00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0.6%,创下“空调”以来的最大涨幅,也是自“空调”以来均价首度回到2万元以上。 

   银行加息慢慢走,通货膨胀。推房价加之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25%,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5%,存款是严重的负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保证,也是“空调”的实质内容之一。加息,并非房市调控的重磅炸弹,关键是在政府手中的决定权。一方面,缓慢而小幅地加息;另一方面,在加息的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大力提高通货膨胀率,使存款利率总是小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最多是宣传上将价格指数压一压。无论是为十二五规划,还是为工资翻番,投放天量货币的理由有的是。只要货币充盈,钱就必然大幅贬值,无论如何加息,通货膨胀压力都会把民众手上的每一个铜板都逼入房市,届时,你不给他们提供用于保值的高价房。

   房产征税玩试点,根据物权法,不能破门而入查清空置房的房主情况,也就无法征税。这也是我们及时出台 “物权法”,从而可以有效保护富人利益的英明所在。打好“刚性需求”牌,千万房奴自动来。首先,绝对不允许集资建房,要将房源牢牢地控制在我所辖不良地产商的手中。其次,要加大对小产权房的打压,绝对不允许这些房源影响到我们的高房价。特别要注意的是,只能发挥保障性住房的画饼功能和分化民众的功能,绝对不允许出现保障性住房化解刚性需求的现象出现。

   结婚购房、毕业购房、改善性购房、校区购房等等,是躲也躲不开的事,在刚性需求下,再多的楼歪歪、楼脆脆、楼断断、楼倒倒事件也止不住民众奔向房奴队伍的脚步。甚至出现房地产造就世界首富;读书更加无用,炒楼发财成为全民追求;土地财政上升到90%以上,官员的主要职责是种房规划和不断拆迁;家家防盗门、户户纯净水的美景将从城市扩展到乡村。楼市经济将会使穷人大批破产,实体经济大批倒闭,大量耕地种上房子,无业游民从城市扩散到乡村,楼市经济进一步压缩实体经济,这又增加了GDP。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文章表示,当前房地产调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必须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官方的态度可见一斑,如果真的楼市量价齐升了,而且是在政府和银行均未入场的情况下升起来,这次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是不是会再次沦为“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