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逻辑与facebook


  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立竿见影,以至于在全球笼罩在经济二次探底的阴影中时,中国经济甚至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苗头。物价上涨,乱收费增多,收入分配不公与通货膨胀加速此起彼伏,却不得不使人静下心来思考,中国在08年底的金融风暴中损失严重吗?目前是市场逻辑失灵,还是宏观调控失当?对此,张维迎教授在他的最新著作《市场的逻辑》中,认为任何对市场行为自身的干预都是饮鸩止渴,将短痛变成了长痛。与之前他一发言就上新浪首页,遭遇几十万网友群殴相比,这次似乎显得寂寞了许多。或许,遭遇了地震、洪水、泥石流、矿难的人们,经历了失业并“逃离北上广”的人们,已经变得麻木,如同“橡皮人”,一个一个新闻袭来的时候,今年的最佳新闻也成为了一个悬念--因为,没有人知道还将发生什么。

  所以,“君要臣死,臣facebook(非死不可)”成为了msn上常用的签名,据说,facebook的本意是“花名册”,本来是哈佛大学学生马克伯格创办的一个类似于校友录的网站,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上传照片,并分享给好友,但在中国白领眼中,成了死亡名单的代言。我想,这或许和Facebook日前遭遇用户起诉有关,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少女按照他男友的推荐购买了一款14k的钻戒,而后来才想起质问男友,那枚14k的钻戒自己并未收到,是否男友劈腿?Facebook也由此涉嫌侵犯用户的隐私。看来,在信赖与人情组成的社交网站中,创始人马克伯格想到更多的是商业模式与利益,而事实上,一切从用户出发,如何让用户将其作为自己的家和母校,才是成功的关键。

  鲁迅说,“非死不可”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只是谁说谁就会挨打。所以,前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推出了《再危机:泡沫破灭时,我会通知你》,言下之意,现在该玩玩,该吃吃,2012来了也有他顶着。张维迎教授在《市场的逻辑》中,主张在市场的洗礼中通过“国退民进”“藏富于民”的策略,减少人为的干预,让每一个经济体自身加强竞争的优势--只有通过这样的市场逻辑,才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实现国富与民强。而谢国忠则认为,泡沫破灭只是时间问题,或许10年,或许20年,因为,土地价格的上涨和人民币的升值不可持续,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火爆、实体经济萎缩的局面自然也不可持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采取的种种措施,并不能改变中国经济这个大的发展趋势。剩下的就是,如何减少环节以提高效率,不断学习以加强人的素质,使单位的效益最大化。日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一次干部大会上朗诵《未来企业之路》20多分钟,要求央企负责人了解“未来企业”的蓝图--今后,协同作战、资源整合、变革与创新将成为常态,无论国企、外企还是私企,做大之后都要防止“大企业病”。

  有时候想,市场的逻辑也就是家庭主妇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如同facebook一样,简单实用最为重要。在《我最想要的理财书》中,李南如同一个沙龙的女主人,在她的节目里,讲述不同的财富经。在她看来,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每个工薪阶层也可通过理财增值自己的财富,了解商业的秘密。而财经记者陈晋,则以一个记者通俗的文字记下了《哈佛经济学笔记》--在哈佛经济系旁听一年之后,终于从一大串令人头疼的经济学术语中,悟出了家庭、事业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