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干预汇市或引发汇率大战
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上周五通过一项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惩罚性法案,并将于29日在众议院进行全院表决。美国通过法案施压人民币升值以实现本币贬值的目的表露无遗。
美国的举动引发了日本等多个国家采取行动干预汇市,竞相让本币贬值。“这是一场汇率战争”,巴西财长曼特加如是评论。
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政府15日证实,为阻止日元持续大幅升值,当天通过在外汇市场抛售日元对汇市进行了干预,这是日本自2004年以来首次干预汇市。
随后,包括韩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内的众多国家也纷纷进场干预汇市。
为避免韩元升值太快,韩国通过买入美元干预汇市。而据报道,韩国计划略微上调2011年用于外汇市场操作的以韩元计价债券的发行限额,此举更加彰显韩国政府维持韩元稳定的意图;泰国政府高层则表示,将密切关注汇率升值的原因,避免出现炒作现象和过度升值,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据当地的外汇交易员称,泰国央行已经进场进行干预泰铢汇率;哥伦比亚央行日前宣布,每日开始买进至少2000万美元以阻止本币比索升值;越南更是数次将本币贬值以刺激出口。
曼特加周一在圣保罗表示,“我们正处在一场国际汇率战争中,各国货币正普遍走软。这对我们构成了威胁,因为它削弱了我们的竞争力。”曼特加公开宣称“汇率战争”的存在被国外媒体解读为:等于承认越来越多的国家正把本币贬值当作提振本国经济的手段。
“汇率之战的背后其实是贸易之战”,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复苏乏力,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时,各国都想通过本币贬值提高本国的竞争优势。”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当前全球外汇市场正处于一个混乱的汇率重估期,各国正试图寻找一个相对合适的汇率水平。
●证监会认定十八种未公开信息为内幕信息
中国证监会28日在答复投资者提问时明确,涉及公司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重大变化等十八种未公开的信息属于内幕信息。
证监会表示,《证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下列信息皆属内幕信息: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公司的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百分之三十;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责任;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
●信贷投放"维稳" 9月信贷投放或达5000亿元
进入三季度以来,信贷投放一直保持平稳态势,这一趋势有望在三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份继续维持。多家机构预测,9月份信贷投放有望达到5000亿元左右,与三季度的前两个月份相比,继续保持稳定。
“我们预测9月份信贷投放将达到5400亿元左右。”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他认为,按照3:3:2:2的投放节奏,9月份信贷投放的底限为4400亿元。不过9月份的经济状况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使得信贷需求略有回暖。其中包括,“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收尾工作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全面启动都会带动信贷需求的回升,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可能增加1000亿元左右的信贷投放规模,因此9月份信贷投放将达到5400亿元。
中信证券(600030)则预测9月份信贷投放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表示,现阶段在一系列调控政策之下,信贷需求呈下降趋势。按照全年新增7.5万元的目标,近三个月的信贷投放规模应该在7000亿元左右。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前八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超过5.6万亿元。诸建芳表示,根据往年的经验,第四季度信贷投放可能会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因此目前5000亿左右的信贷投放水平偏低。央行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328亿元,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452亿元。而9月份政策环境导致的信贷需求下降的趋势并没有扭转,因此中信证券预计9月份信贷投放将在5000亿元左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建预测9月份信贷投放为5000亿元左右,与8月份相比将会有小幅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不会太大。”鄂永建认为,按照目前信贷控制的基调,监管层一再强调信贷投放保持稳定,因此信贷投放大起大落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而根据二季度的情况,在季末月份信贷投放有可能会出现小幅回落。
实际上,在进入二季度之后,信贷投放一直保持平稳趋势。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4、5、6三个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7740亿元、6394亿元、6034亿元。“在信贷额度控制继续、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加强、房市调控限制个人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的情况下,未来信贷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鄂永建表示。
对于全年7.5万亿的信贷投放目标,多数机构均保持乐观。“目前信贷需求依然旺盛,全年完成7.5万亿的目标不成问题。”鄂永建表示。交行金研中心认为,今年信贷投放将会超过7.5亿,但不会超出太多。根据目前的预测,前三季度信贷投放超过6.1万亿元已成定局。在剩下的一个季度里,每月信贷投放规模保持在4000亿以上即可完成全年新增贷款7.5万亿元的目标。
不过也有专家对全年完成7.5万亿元新增贷款的目标保持谨慎乐观。诸建芳认为,在信贷需求趋缓的趋势下,能否完成这一目标,主要看四季度的政策趋势和经济运行态势。
●确保流动性 央行节前累计净投放3300亿
四季度到期量环比下降三成为1.1万亿,但考虑到四季度财政存款投放,对市场整体流动性并无大碍
十一长假前,央行持续通过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在9月份内累计净投放资金量高达3300亿元,创下半年公开市场单月净投放纪录。
进入9月以来,由于连逢中秋、十一两个假期,加之季末银行考核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骤然上升。为缓解市场需求,自9月初,央行连续四周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累计投放资金量达到了3360亿元。
央行在9月份连续注入的流动性增加了市场资金供给,平抑了资金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状况明显好于二季末。如尽管目前市场对7天等跨节资金需求依然不减,但是7天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稳定在2.5%至2.6%之间,较二季末下降了约30个基点。而在短期流动性方面,当前隔夜回购利率水平保持在1.8%附近,比二季末低近50个基点。
同时,随着十一长假结束,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状况预计将很快得以消除。因为,进入10月份后,公开市场又将释放出5720亿元资金,比9月份增加250亿元。其中,在十一长假后的第一周,公开市场将释放出2950亿元资金。除此之外,节后资金的陆续回流也将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的资金存量。
但是,除了10月份以外,公开市场在整个四季度的资金解禁规模并不大,合计为1.1万亿元,比三季度减少三成,为今年以来到期释放资金量最低的一个季度。其中,12月份资金解禁规模最低,仅为2220亿元。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从以往惯例来看,财政存款一般选择在四季度集中下拨,而截至8月底在银行体系的财政存款规模已高达3.64万亿元。因此,尽管公开市场四季度释放资金量下降,但是考虑到财政存款投放,市场整体流动性并无大碍。
●七成QFII近半月显著增仓9.68% 后市分歧加大
对周期、非周期配置差异显示分歧较大
与公募基金前段时间的动向有些类似,QFII近期也有加仓举措。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QFII在9月6日-9月17日期间显著加仓,不过,加仓对象不再集中于周期股,显示QFII对后市分歧较大。而这在A股公募基金上反映得也较明显。
QFII增仓9.68%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报告显示,对比2010年9月6日―2010年9月17日(本期)与2010年8月23日―2010年9月3日(上期)的仓位测算数据,投资中国A股的QFII基金股票仓位从74.86%大幅提升至84.54%,增幅达到9.68个百分点。剔除股市上涨对仓位的影响,近半月QFII主动增仓达到9.39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本期增仓的QFII基金占比达到七成,其中增仓幅度最多的达30.60%,而减仓幅度最大的达19.64%。
在上期,QFII是显著减仓的。显然,在这样的振荡市,QFII也采取了波段操作的手法,与A股公募基金的举措非常类似。仓位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的这一周公募基金的平均仓位明显上升,突破了80%的水平,为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
对后市分歧加大
报告显示,虽然QFII增仓,但在增仓的对象上与上期发生了明显变化。上期减仓的情况下,提高了对周期类资产的配置。而本期则整体上提高了对周期、非周期类资产的配置比重,其中对非周期类股票资产配置比重平均为46.92%,较上期增加了5.39个百分点;而周期类股票配置比重本期平均37.62%,较上期提高4.29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保德信资产运用株式会社本期增持了一定比例周期类资产,且小幅提高非周期类资产配置比重;而三星投资信托运用株式会社和景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两家机构则选择增配周期类资产,同时降低非周期类资产的配比;德盛安联和日兴资产则明显转变投资风格,增配非周期,同时较大比例减持周期比重。
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吴先兴表示,从QFII对周期和非周期类资产的仓位配置来看,QFII对后市的结构化行情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QFII看好周期性资产的安全性,同时也有部分QFII看好非周期资产的成长性。
A股公募基金也存在类似现象。民生证券的监测显示,在上周基金增配了医药、信息、采掘、金属、服务等行业,减配的行业主要有文化传播、交通运输、木材家具、造纸印刷、机械设备、批发零售等行业。在增持和减持的对象中都兼有周期和非周期类资产。
●节前新热点匮乏 机构大力追捧次新股
国庆长假将近,市场节日效应显现,交投相对清淡表明多空双方都无心恋战。在新热点较为匮乏之际,多头机构也将注意力重点转向了新股和次新股。
龙虎榜显示,昨日上市的三只创业板新股中,有两只均被机构“围猎”。其中,智飞生物虽然高开低走,收盘涨幅仅为1.50%,但其主要买入席位中,机构却占据了三席,合计净买入金额2879万元,占其当日总成交的4%。而另一新股汇川技术同样有三家机构同时介入,且个个“大手笔”,三机构净买入金额分别达到1.89亿元、1.1亿元和4537万元,合计3.45亿元,占该股当日成交金额的两成多。
不仅如此,多头机构对于次新股的兴趣也丝毫不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上市3个交易日连续有机构介入的新筑股份。
交易公开信息显示,该股21日上市首日便有两家机构参与做多,合计净买入金额近6500万元,占其当日总成交的6.4%;随后一个交易日,又有两家机构合计买入该股4174万元,占到当日成交的近一成。而昨日该股得以逆势上涨2.71%,也与机构背后助力有关。龙虎榜显示,昨日两机构合计买入该股1500万元,占其当日总成交的5%。
新筑股份主要从事桥梁支座、预应力锚具、桥梁伸缩装置等公路铁路桥梁功能部件产品和多功能道路材料摊铺机、搅拌设备等路面施工养护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优势,在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大跨度桥梁支座、伸缩装置方面的垄断。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机构历来都有参与打新的传统,但近日在此类板块加大参与力度,或许与新股炒作力度减弱有关。
由于之前大盘经历一波小幅调整,市场炒新热情随之大幅下降。从最近上市的8只新股首日表现看,最高的汇川技术首日涨幅也不到三成,与之前动辄翻倍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而昨日上市的大盘股宁波港首日便出现破发,更凸显出当前新股上市后的尴尬处境。
“虽然新股首日涨幅不大,但较低的上市价格也意味着相对较高的投资价值,这也许是近期再度出现机构抢筹新股的原因之一。”有分析人士指出。
此外,临近假期市场做多氛围不浓,避险情绪的上升也可能令机构资金对新股和次新股更为偏爱。
事实上,对于部分涨幅较大的个股,机构也已萌生退意。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昨日披露重组预案而涨停的赛马实业,就有一家机构于涨停板减持了102万元,占到该股昨日总成交的两成;昨日大涨8.42%的北化股份也有一家机构逢高减持,减持金额为105万元。
●供需平衡 跨节资金仍是热点
周二,银行间资金市场整体表现出供需平衡的格局,尽管一早开盘,资金融入需求依然旺盛,但临近中午,融出隔夜资金的机构就逐渐增多起来,虽然没有出现一哄而上的抢钱局面,但是资金的需求方仍然随处可见。下午,不少股份制银行等都纷纷出现了少量的资金缺口,但是很快也得到满足。7天-14天资金依然是市场追逐的热点品种,昨日21天和1m品种持续走高,与7天和14天利差拉大,一些资金略有盈余的基金和保险机构,也适时抓紧时机融出相对高收益的14-21天的零碎资金。
质押式回购周二成交总量达到约3420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约350亿。隔夜和7天回购交易量都有所增加。当日隔夜回购成交量为2500亿,尽管早盘资金的紧张,开盘仍维持在1.60%的低价,盘中最高成交价格也仅为2.13%,加权利率较前日上行4.8BP,盘终收在1.78%。7天和14天需求依然强劲,但加权利率并没有大幅走高,七天上行幅度在10BP,报收在2.56%,14天上行6.4BP,报收在3.075%。但不约而同的是,7天和14天收盘利率都以高价收盘,分别在3.08%和3.20%,分别高出相应的加权利率52BP和13BP,无疑给第二天的开盘利率造成了较大的上行压力,而昨日14天的回购最高价也达到了3.90%,可见市场追捧度之高。
昨日7天和14天的成交量均有所放大,分别在325亿和484亿左右。21天利率本日上行幅度最大,加权利率由3.24%上行至3.41%,回购交易量较前日减少约十亿左右,约62.6亿,与7天,14天回购交易类似,收盘价也是走高至3.50%,高出加权利率3.41%约9BP。1m品种依然保持上行态势,当日再度上行约8BP至3.81%,但需求不减,成交量依然维持在46亿左右。长期品种中仅2m回购有零星2亿的成交,成交在3.50%水平,与前日持平。
公开市场方面,周二集中发行2010年第八十五期,八十六期中央银行票据,其中一年期发行规模50亿,中标利率持平在2.0929%;3个月(91天)发行规模为60亿,发行量较上期减少逾百亿,利率亦持平在1.5704%,同时进行的还有50亿的91天的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在1.57%,仍然与前期持平。
周二,资金面仍然不宽松,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总体上行。具体来看,隔夜品种上行6.91BP,报收在1.7814%,7天反弹了10.78BP,报收在2.5502%,14天小幅下行0.11BP,报收在2.9546%,但1m持续走高,昨日上行10.25BP,报收在3.7283%。长期品种方面,相对保持稳定,涨幅在0.8BP以内。
●港澳资讯·B股综述:市场指标系统均需修复
周二沪深B股市场均以牛皮盘跌为主。沪B股日K线在三连阳后,拉出一根小阴线,以缩量横向整理为主;深B股日K线则拉出一阴一阳二根K线。虽说沪B股缺乏上攻动力,其日K线的震荡格局仍在继续中。其指标系统也有顶背离迹象。深B股日K线近期已连续二组'二阳一阴'的K线组合盘升,周二盘中继续创出5586.86点的新高。当然,其指标系统顶背离现象依然存在。
沪深B股个股方面,涨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是:丹科B(900921)涨4.66%、古井贡B(200596)涨4.50%、深康佳B(200016)涨3.80%、ST天海B(900938)涨2.72%、自仪B(900928)涨2.71%。市场气氖仍欠佳。
总而言之,沪深B股市场的指标系统均需修复。控制仓位为上。
●港澳资讯·大盘分析:节前因素影响市场疲软
股指经过周一小幅反弹之后,昨日因上攻量能不足,再度在短期均线的压制之下小幅震荡调整。盘面上,黄金股因为各国停售黄金而继续强势上攻刷新历史高位,其后有色金属、酿酒食品、航天军工等板块均有个股较为活跃。虽然过半数个股泛绿,但场中交投依旧算是活跃,仅券商板块跌幅较大。
预计短期因节前因素影响,市场交投较难相对活跃,还将以弱势震荡为主。
2010年9月29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