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公众营养事业作为政府职能是医改的必由之路(二)沈涛 |
(二)医疗改革愧对古代先贤的医学思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伤寒论》云“上工治未病”、“总揭诸病当预图于早,勿待病成方治,以贻悔也。” 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春秋战国时期的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有观点认为扁鹊市春秋后期人):"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其意是,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注重养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的医生善于抓住将要生病还没有生病之时(即亚健康)调理避免疾病发生,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实际上孙思邈的观点与战国时期的扁鹊见地一致,不排除孙思邈受到扁鹊学术水平的影响。先贤们的观点用现代的语言诠释,一言以蔽之:预防为先,预防为主。在我们的尊崇传统西方科学思想的医学教育中,触及到以预防医学为主的教育时,众多的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兴趣也不大,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医学教育家的思想是否有问题?向政府提供咨询的医学专家们,“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是否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层,而享受公费医疗资源的公务员、老干部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不注意到身体的保健,以及对健康教育的忽视,直到最后疾病缠身时再来看病养病,无论从个体还是国家的经济负担都是成倍翻番!在对待人类生命质量问题上,现代政府中的部分官员和某些专家的观念,与先贤相比是多么的幼稚和落后!四、 公众营养是医疗改革成功的源头之一(一) 成立国家级的营养职能部门迫在眉睫在现代中国,营养状况非常严峻,一方面是营养过剩和不平衡,一方面是营养素的缺乏,有专家认为50%-70%的疾病是因为营养不良所导致。如果我们从源头做起。换言之,如果有专门的部门来协调管理,将会有50%-70%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防治,这无论是从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立等都是积极有效的。目前中国涉及到营养的部门太多,除了卫生部的下级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民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事部、农业部等多个国家部委,都涉及到营养的部分工作,由于没有一个权威的政府职能部门来进行协调和领导,都想管又都没有关,处于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指挥,难以确定总体发展的目标来全面推进公众营养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最迫切问题是成立“国家公众营养事业办公室”,隶属于国家发改委领导。因为政府可以更好的进行全面协调和管理。(二)营养事业发展和医疗改革成败密切相关国际上对公平的医疗保障的共识,是要按需分配医疗服务,按能力大小筹集医疗资金,最需要医疗服务的是低收入人群,他们的发病率高,但支付能力低,也是最需要得到帮助的。北美的经验是先“雪中送炭”,美国的医疗保险首先关注的就是老年人、残疾人和穷人,墨西哥也是让低收入人群能够基本上免费获得医疗服务。英国的“国家卫生体系”(NHS)。为公众提供基本免费的治疗,而且是基于患者的临床需要,而不是患者的支付能力。据说,我国的医疗改革将向英国模式学习。但是,英国的卫生体系考虑的是“患者的临床需要而不是患者的支付能力”的医疗保障体系,对于我国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如何消除和解决这种难度呢?这肯定是政府要考虑的问题。虽然,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有一件事情具有启发意义:2005年,英国《泰晤士报》和《金融时报》专栏作者,英国BBC电台中国栏目主持人Fuchsia Dunlop扶霞.邓洛普女士,采访我时谈到:散切尔夫人时代,可能由于执政考虑,政府主张更多的竞争,取消了学校伙食团。社会的商业快餐公司承包学生伙食,经常提供的食品为:汉堡、炸鸡、薯条、可乐四大样,学生以此为主食,时间一长出了大问题,小学生中肥胖孩子大大增加;又由于英国的蓝领阶层的食物种类也局限在这几种食物中,新鲜的蔬菜、水果吃得很少,以致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等疾病的增加。引起了英国公众的不满和专家们的重视,写信给政府,希望引起重视。同时,肥胖孩子和蓝领阶层的减肥、疾病所花费的政府医疗费用也不在少数。扶霞在英国媒体上介绍中国四川成都的饮食非常丰富,蔬菜、水果新鲜,品种多样。扶霞认为,成都有营养师指导的学校膳食和成都学生的膳食情况,对英国的学生膳食种类多样化有启发。为此,英国《金融时报》委托她来到中国四川成都,调查了解中、小学生有关膳食和营养配餐和食物多样化问题,并约请她专门撰稿。 Fuchsia Dunlop回国不久,我看到了2005年6月1日的《参考消息.外国人看中国》栏目中转载她在《金融时报》“中国从溺爱中吸取教训”一文的摘要。2006年10月的《四川烹饪》杂志全文刊登了该文的译文。后来,我在媒体上了解到英国政府发布了“可口可乐”禁入学校和遏制麦当劳、肯德基食品的有关的规定,同时又了解到英国学校也在学生营养餐方面进行努力,极力做到食物多样化和合理化。笔者的意思是,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英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营养问题。否则,由于饮食的不合理,导致的多种疾病将会极大地增加医疗费用,我们要认真的作好每一件事情,我认为营养指导是医疗改革的源头之一,站在营养经济学的角度,营养指导是“四两拨千斤”的做法,是“小投入,大回报”的手段。如果我们不在营养方面做出有效的工作,只注意到医疗问题,这也是一种狭隘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只考虑“基于患者的临床需要,而不是患者的支付能力”。今后的问题将会非常麻烦。这不止是病人的痛苦,而政府的支付将会更大。如果我们大力开展和发展营养强化手段、营养师制度、营养教育的普及、营养宣传等营养事业与产业,医疗费用的开支将会大大地减少。诚然,国家现在是比较有钱了,再也不是那个处处挨打被动的国家和人民了。如果国家能够将大比例的资金用于医疗保障体系,那当然最好,中央政府也是非常愿意做的事情,但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能力不可能满足所有医疗卫生需求”。作为政府从宏观调控的战略高度,考虑经济成本和社会因素的时候。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人民和国家获得最多最大的好处,而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最好的结局。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笔者不会忘记温总理语重心长的一句话:如果将手中再多的钱,除以13亿,那么这个数字是很小、很小的。五、公众营养在医疗改革中的分量在社区、学校、农村的健康教育中,有关营养教育的比重不大,而且往往局限在疾病营养和预防疾病方面。建议营养教育从健康教育中剥离或者将营养教育专门增大篇幅进行操作。(一)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从1963年到1998年35年间,依靠对居民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冠心病死亡率下降59%、中风死亡率下降了64%,这些并不需要靠发展高精尖的医疗技术来实现。在中国完全可以依靠公众营养师们,在社区、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进行宣传而实现。(二)营养和医学不是一回事情 营养和医学虽然有紧密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情, 医生护士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营养学习中,过去的医学营养只是针对的是病人,而我们的医生护士在医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正常的营养知识知之甚少,更多地是考虑到病人本身所需要的营养。何况,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不是专科医生或者护士,对于疾病之外的正常人和亚健康人的营养是不了解的。而且医学院校所教授的营养知识对于普通人的问题涉及的问题相对较少。这从自己从事的医学、烹饪、营养的教育背景和在营养教育职业培训学校中发现,众多的有医学背景的医生、护士和在校医学生,来职业培训学校学习营养,就可以了解到医学和营养很大差别。我看了不少关于医学院校关于营养方面的教材。这几年,自己的妻子也在从事社区医生和护士的培养,其中也有社区营养的教材,但是都脱离不了一种单一的思维模式:生物医学或者生物营养学模式,缺乏人文精神和以及将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烹饪特点结合起来的那种可行性强的教材,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的医学模式滞后的问题,要解决好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三)营养与膳食永远不可分割 许多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完全可以通过营养指导得到很好的预防,尤其应当在社区、机关、企业、农村、学校实行营养教育、厨师的培训教育等,因为中国烹饪的高脂肪、高钠盐、精白米、精白面的问题,这些都是与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息息相关。我们国家和公众所面临的严峻现状,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情况了。如果国家在营养方面花大力气,就可以将这些疾病窒息在萌芽中。(四)营养是低投入高回报的事业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比如在医疗费的问题,一很有名气的钙制剂钙尔奇D,进入医院可以是公费医疗,成都1瓶36元人民币,每瓶30粒,1粒价格为1.2元,每粒钙含量为600毫克;如果通过营养师指导公众或者病人,在膳食中加强富钙食物的摄入:北豆腐1-1.5元500克,100克0.20元,含钙量达140-160毫克,芝麻酱100克含钙1147毫克,假定为8元钱500克 50克0.80元的芝麻酱钙可达570毫克等。问题还在于这是老百姓的伙食开支就可解决,而买药品却是另外的医药费开支,常年吃的话,无论是公费还是私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五)大力发展公众营养师队伍,国家承认其职业资格,是解决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之一。国务院发展中心岳颂东究员,在一次讲话中谈到:“日本为什么现在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国民素质在世界来看是非常好的,走在前列的,就是人家和这样一些扎扎实实的法规建设,一点一滴的去开拓这项工作分不开的。而且还要求营养师要覆盖全社会,一个营养师还要负责20户居民的营养,这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示。我们现在居民没有营养师的指导,现在一个大的院校,几万个学生的一个食堂,每天那么多人就餐,有营养师吗?我在(国务院)机关待了20多年,没听说机关哪个是营养师。我们国家20万个运动员,只有6个营养师,可怜不可怜?!所以差距是相当巨大的。当然我们这说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如何?像泰国,他们建立了国家食物与营养委员会,是一个国家的机关,专门来负责这项工作。所以营养问题不仅在发达国家着手,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多好的。当然了除了这些国家以外,像越南、南非、智利、巴西也做的不错。”其实我们很多官员都有这样的认识。为什么政府就不能够做?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医生是从火坑里拉人出来的人;而营养师是不准人朝火坑里跳的人。当将你从火坑里拉出来的时候,拯救了生命,医生会得到感谢的,而拦住你朝火坑跳的人,因为没有跳下去不知道火坑的厉害,所以营养师可能就是默默奉献的人。六、 结语:今年三月,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规划”中,将“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纳入,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公众营养中心于小冬主任说得好:如果中央不提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也不会纳入“十一,五”规划”。我们的医疗改革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如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如何体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综上,公众营养事业是医疗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京ICP备05052393号
技术支持:国家信息中心 中国经济信息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靳光祥的读后感
衷心感谢人民网科技中国栏目关注受苦受难的发明人带手铐蹲监狱
人民网 科技中国栏目
强烈呼吁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和人民日报社及人民网关注;靳光祥为推动健康科技和低碳经济产业报国,遭遇坎坷带着手铐蹿红网络社会事件.换言之将温总理政府工作.....
www.yidj.com/人民网 科技中国栏目/ 2010-7-31 - 百度快照
衷心感谢中国健康210工程在资讯栏目转载受苦受难发明人的文章
从公众营养改善纳入政府职责谈山东腐败对发明人的迫害...-中国健康210工程从公众营养改善纳入政府职责谈山东腐败对发明人的迫害... 发布时间:2010-9-2 15:47:55. 2006年4月8日上午,营养干预工程万名营养师培训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维 ...
www.jk210.com/show2-21576.aspx
高技术通讯科学家风采栏目关注获奖发明人手铐社会事件
发明人带着手铐在冬天里看到春天的希望- 靳光祥_巴渝圈|四川|... 各大媒体约稿及投稿信箱主要栏目:科学家风采、...低温提取蛋白质发明专利技术的先进科学性,是将酸性 ...
bg5.weidui.cn/t_高技术通讯-投稿.html - 网页快照
《从公众营养改善纳入政府职责谈山东腐败对发明人的迫害之一》这篇文章很重要;值得关注的是与公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有着十分蜜切直接的关系,否则,人民日报人民网和中国健康210工程及高技术通讯科学家风采栏目不会关注发明人带手铐。何况,中国健康210工程是国家卫生部推出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样版工程。目前公众营养改善纳入政府职责;营养决定人口的“硬件”水平;教育决定人口的“软件”水平,二者是形成人口素质的最主要内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福格尔认为: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增长,50%的贡献来自于国民营养的改善。营养不良显著降低学习能力和教育效果;导致劳动者体力、耐力、灵敏度等下降。营养不良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造成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等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不良带来的健康问题大大增加了个人、家庭、医疗和保险的负担,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生产力损失为GDP的3~5%。中国是世界亚健康大国,现实情况将会更加糟糕。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样版工程如此重视发明人带手铐社会事件,高技术通讯科学家风采栏目关注靳光祥的发明发现和研究,为此,敬请价值中国网编辑重新审核《从公众营养改善纳入政府职责谈山东腐败对发明人的迫害之一》予以发表为盼,靳光祥左手抱右拳谢谢了!
靳光祥- 营养俱乐部|营养师俱乐部|营养师|公共营养师|营养工作室-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