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2.16%,而银行指数却下跌0.15%,这与8月末央行官员表示争取在东北开展存款利率上浮试点不无关系。虽然中国银行业利润主要来自于存、贷利差,但即使部分地区开展存款利率上浮试点,对银行业利润的影响也会非常小。
中国实体经济贷款需求将长期旺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始终非常旺盛,贷款一直是供不应求的,贷款是卖方市场。这样,银行贷款利率就很难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大比例的下浮。未来中国经济只要有较高的增速,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就不会有明显的下降。目前银行的企业贷款仍集中于央企等大企业,这部分贷款利率往往不高。目前不少银行在努力转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贷款,这些贷款的利率往往较基准利率有近20%的上浮。这个趋势还将提升银行业的存、贷利差。
银行高利差与高风险相称。不少人指责中国银行业的利差要高于发达经济体,但这种指责往往没有看到中国银行业是在承担了较发达经济体同业更高风险的情况下,才享受更高的利差的。中国大量的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是经不起审计的,企业主财产与企业财产往往没有明显的区分,企业主转移、隐藏企业资产非常容易。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据说只有三年左右,多数又是家族企业,企业管理也并不非常规范。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并不是非常好,中短期也很难有明显的改变。这样,银行的贷款利差长期都将体现这种风险。
因此,即使存款利率上浮试点将增加银行利息支出,却不大可能明显压缩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
存款利率上浮试点对银行有利有弊。截至2010年上半年末,工、建、农行的贷存比只有58.7%、62.3%和55.4%,而股份制银行普遍接近于75%的监管上限。如果存款利率可上浮,存款很有可能从贷存比较高的大银行转移到中小银行。长期以来,中小银行在吸收存款上,相对于大银行始终处于劣势,存款利率上浮试点可能将增强中小银行吸引存款上的竞争力,虽然增加了存款成本,但却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获利。对于大银行,虽然贷存比较低,但由于资本充足率要求较高(11.5%),无法大量增发贷款获利。试点只提高定期存款利率的可能性较大,目前定期存款利率与央票利率、国债利率相差不大,这样,大银行即使流失部分存款,也并不会有大的损失。
对于试点地区,存款利率提高有利于抑制通胀,增加居民存款利息收入,部分中小银行增加贷款的投放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