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消息,据现行《婚姻法》修改起草专家小组主要负责人巫昌祯教授的统计,近年被查处的贪官污吏中,95%的人都有“情妇”,腐败的领导干部中 60%以上“包二奶”。
大量事实证明,一些干部的堕落,往往都与“钱色”二字有关。近年来,为杜绝权钱交易,反对腐败,中央政府可谓穷尽脑汁,接连推出反腐大计,反腐文件讲话精神层出不穷,可收效甚微。为配合中央反腐大计,一些地方可谓黔驴技穷,千奇百怪的反腐怪招接连出笼:什么“高薪养廉”;什么“聘请孩子当监督员”,并美其名曰“小眼睛盯住大眼睛”;还有聘请领导的配偶当“家庭纪委书记”的;有搞廉政保证金(退休金)的;有搞干部“廉政档案”的,此外还有“短信反腐”、“挂历(台历)反腐”、“扑克反腐”、“抄书反腐”、“古文反腐”、 “参观监狱反腐”清廉家书反腐、手抄《廉政手册》反腐,“廉政宣誓”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反腐手段可谓日新月异,花样翻新。可结果却是“前腐后继”“越反越腐”。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根本的原因在于治标不治本。“本”是什么?“钱色”呀!能不能有一种办法,使得贪官对“钱色”失去兴趣呢?有,就是恢复中国古代的“宦官制度”。
何谓“宦官”?宦官,也称太监、公公、寺人、阉人、内侍,是指中国古代皇宫中替皇族服务的被阉割的男性。宦官是由外生殖器被阉割的男人进宫担当。“宦官”好哇!出身贫寒,不需要多少文化,完全可以归为“无产阶级”一类,充任先进分子的“N个代表”。对于“宦官”来说,巨额财富,看在眼里如粪土;满眼春色,他们有心无力。皇帝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妻妾子女交给他们,难道把权力交到他们手里,人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宦官们没有妻子儿女,没有家庭,吃的在嘴里,穿的在身上,没有了私有观念,他们先行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跑步进入了共产主义。你想,有了这样一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为人民服务”的专业干部队伍,岂不是从根本上遏制了腐败?
细想一下,“宦官制度”除了反腐败的功效,还有诸多好处:一是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我敢保证,在实行“宦官制度”以后,那蔚为壮观的报考公务员的队伍立即土崩瓦解作鸟雀散。二是解决知识分子评职称的问题。因为再也用不着学术作假,花钱买水货文凭了。古代的“太监”,本来就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只要恢复认定其职称级别就行。三是解决“三公消费”的问题。你想,一个“宦官”,即便满眼春色,也与自己无关,还不如呆在家里抵御“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眼不见心静呀,什么公车消费公款吃喝旅游定然兴味索然。四是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之所以产生分配不公的问题,在于利益集团“劫贫济富”。而只要权力者对财富失去兴趣,“劫贫济富”就能变成“劫富济贫”了。有了“劫富济贫”的好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就大有希望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宦官制度”好是好,可是生殖器被阉割,有点痛苦哦。这就要拜托我们宣传战线的同志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辛苦我一个,幸福一代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口号大家都耳熟能详,只需加上一句“‘宦官制度’就是好就是好”就行。
总而言之,“宦官制度”,是我大中华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完全可以称作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把“宦官制度”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