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也许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谈论各自的人生理想,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成为飞行员,也有的想成为教师,还有的想成为电影明星等等,不一而足。就同一个人而言,他有时想当教师,有时想当法官,有时还想成为旅行家。这时,同学们的理想多姿多彩,也经常游移不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谈论理想的时候越来越少,现在谈得最多的则是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怎样考上名牌大学等,及至大学毕业,谈论最多的则成了怎样找到高薪酬的工作,等找到了工作,则考虑的是买房买车恋爱结婚……,不知不觉中,理想离我们越来越远。
那么谁把理想弄丢了?它又是怎样丢了的呢?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人们常说,人生是一场旅行,要旅行得有价值,首先要确立目的地,然后才是选择路线。这里目的地就是我们的职业理想,旅行路线就是我们个人的发展路线,对路线的选择与设计就是学业规划,因为,我们说理想一般都是指的职业理想,而某一特定职业必然需要相应的德、智、体条件,于是,这种通过职业目标来确定学业(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方式、时间、地点等过程,便被称为学业规划。其中,高中选课就是学业规划的一部分,它是选择个人发展路线的一个重要起点。我们只有在起点上选对了目标、方向和路线,才能避免后面的发展弯路。可现实是,许多同学仅在幼儿园时谈了一下自己的理想,到后来,既没有确定,也没有坚持,仍然是没有目标的努力着。没有了目的地,自然就谈不上路线的选择与设计,所以离目标越来越远。可见,把理想弄丢了的首先是我们自己!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父母及老师的教导下,要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这样就会前程锦绣。于是,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想着提高成绩,考个重点或名牌大学。至于其他的都由父母代劳了。结果考上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浑浑噩噩的四年过后,或者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或者勉强找个工作聊以度日,再也没有向理想奋斗的激情了。其次,环境的影响也导致了我们丢掉理想。中学阶段,是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设计发展路线的关键时期,这时的教育工作需要帮助中学生科学地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中学生既没有意识到也没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等到大学毕业求职时,才想起我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呢?再也想不起自己的理想了。
现在,环境在逐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新课程改革就是一个有力的举措,它首先让同学们有了选择目标、设计路线的意识。然后在选课指导课的帮助下,初步具备确立目标、设计路线(学业规划)的能力,进而帮助同学们从中学开始,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选择合适的发展路线,通过自己持续不断地学习、工作,提高个人各方面素质,最终实现人生理想。
思考题:避免将来就业难,我们现在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