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超:港楼价为何飙升三十年?


    “香港股神”曹仁超先生指出,香港楼价上升皆因利率大降!  1981年太古城住宅每英尺售1200港元、供楼利率24厘,一间一千英尺的住宅卖120万港元,以首期30万港元、贷款90万港元计,月供利息要1.8万港元。以1981年港人收入计,有多少人供得起?2003年开始的小屋换大屋潮,或由较差地区搬去名校区以助子女进入名校所引发的豪宅上升潮,都仍然持续。不少人付了首期30%后,安排三十年分期付款,搬去豪宅后,便将过去自住的小屋出租;加上特区政府推出投资移民政策,导致近七年本港豪宅售价狂升。到今天,同样一千英尺的太古城住宅,虽然卖850万港元,首期250万港元、贷款600万港元,供楼利率以2.6厘计,月供利息仅需1.3万港元,以2010年港人收入计,大部分港人都供得起。换言之,过去三十年所谓本港楼价上升,主因是利率大幅回落所引发。
  2003年起香港物业进入第三波上升浪。第一波1967年到1981年共十四年,是租金上升推动楼价上涨期。第二波1984年至1997年共十四年,是中英联合声明限制港府每年卖地五十公顷所产生,加上那段日子香港人均收入急速上升。第三波由2003年下半年开始,因港元跟随美元贬值、利率跟随美元利率回落所推动,加上特区政府2003年9月推出"孙九招",大量减少本港土地供应所制造出来。

    林耘点评,香港楼市上涨,当然不止利率一个原因,香港受益国内的对外开放,经济长期繁荣繁荣;香港受益于回归祖国,国内企业和个人在港大量置业,等等。但利率的大幅走低,直接提升了购房者的供楼能力,的确是楼市上涨的重要原因,这一点,我也是有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