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为“马路杀手”派发“通行证”?


    “危害公共安全”——2009年出现在网络上、社会大众口中的众多词汇中,多了这6个字。当这6个字与司机、酒驾、肇事联系在一起时,让人产生了不寒而栗的感觉。一些驾驶员虽持有驾照,却因不遵守甚至不懂交通法规,或技术操作不当而成为“马路杀手”。驾校本来是培训驾驶员的摇篮,然而,在北京的一些驾校打通有关环节,让不合格学员也拿到了驾照,培训课时严重缩水……利益驱动使北京驾校鱼龙混珠。

 近年来,广东、四川、辽宁等地接连发生多起交通肇事血案,伤亡情况惨重。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制造血案的司机均被法院认定犯危害公共安全罪,受到法律的严惩。记者调查发现,被判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交通肇事者在逐年增多,这凸显了“马路杀手”问题的严重性。“马路杀手”是如何炼成的?其背后又暴露出了怎样的对生命权的漠视和相关管理制度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

    信息相当发达的今天,交规考试也可以远程控制;路考时师傅也可以遥控考试……春节将到,各大驾校又迎来了生意旺季。然而,伴随着驾校生意的兴隆,学员和驾校都想越快拿到驾照越好,因此种种应试对策也就应运而生,为诸多“马路杀手”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不少拿到驾照的“本本族”,因为根本无法上路开车,只得去陪驾学校再“回炉”学习,陪驾学校大热,一些“黑陪驾”也应运而生。

 

 

 在无资质的“黑陪驾”处练车技,出了事故谁负责?业内人士告诫,治本之道在于学车时踏踏实实,按部就班考试。即使要去陪驾学校“回炉”,也要找正规公司并签订协议。

    在恶性竞争和循环中,驾校行业就像一锅粥,被一只无形的黑手驾驭着。而这只黑手就是受利益驱动的游戏潜规则。
 

 学员投诉 交规考试可远程控制

 “驾校作弊太严重了,像我们这些新驾驶员,一上路极有可能成为‘马路杀手’! ”杨女士在北京朝阳区一家驾校报名学车不久之后,就向记者反映了驾校的一些“潜规则”,发出了这样的惊呼。她发现,驾校内部的培训可谓“问题重重”。

 杨女士拿交规考试来举例。因好多年没有摸过书本,对复习方法完全不在行,杨女士光交规考试就考了3次。 “考到后来我自己都心灰意冷了,一边看书一边直摇头,这时同车学习的另一个学员却看着我苦恼的样子偷笑。 ”杨女士告诉记者,那名学员告诉她,要通过交规考试其实不用这么辛苦地看书、背题,“只要给师傅交500元钱,就可以轻松搞定。 ”杨女士将信将疑,但还是这样去做了。

 “交了钱之后再去考试时,发现电脑都不是自己控制的。一个题做好以后,电脑下方会自动提示下一道题的答案,只需点击答案即可,貌似有人在‘远程操作’,让我惊讶不已。 ”杨女士告诉记者。

 而在接下来的培训过程中,杨女士发现驾校的作弊情况还不止于此。大路考600元、小路考600元,倒桩600元,把钱给师傅,师傅都可以搞定。杨女士说,有时候还有“通包”价,一次性付钱,所有项目考试都可“打包”通过,“一般‘通包’的行情价是1500元,另加两条中华香烟。 ”

    谋取利益   快餐式培训使课时严重缩水

 理论考试监考不严及花钱过关,其实都是学员所在驾校在背后暗箱操作,因为学员理论考试这一关过不了,驾校就无法把课程缩水,驾校成本就要加大。

 理论课考试过关后,桩考和路考则是考验学员真实技能的关键所在,然而许多驾校在这上面缩水严重。以国家C1照为例,国家规定有86个必学的课时,但是,北京许多驾校课时严重缩水,学员甚至上不够一半的课时。

 周先生是北京通州一高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11月份,他到学校附近一家高校的驾校参加培训学习,准备考驾照,以便毕业后多项技能。可是,让周先生气恼的是,在12月22日,他和其他学员接到驾校通知,让他们准备参加路考。

 周先生和学友们很困惑很气愤,他们在驾校上车学习总共才3天时间,而每天只学习不到20分钟,方向盘还没摸热呢。周先生和学友们认为此事太不合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这样就去考试,即就是拿到“本本”上路,咋能不成“马路杀手”?他们去找教练询问,教练说,驾校也是好心,还不是想早点让大家拿到驾照。再说了,下批学员还等着上车学习呢。

 周先生本想投诉驾校的丑事,可一方面涉及自己能否拿到驾照,另一方面许多人劝他。尽管投诉的事情搁浅,但他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连日来,记者对北京市驾校行业进行暗访发现,其实,类似周先生的事情在行业里很普遍。以学考C1驾照为例,能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执行86个课时的,北京市百余家驾校很少能严格做到。在几家规模较大的驾校,工作人员称,他们执行的是60多个课时,而在大部分驾校课时安排在50个左右,甚至个别驾校以及非法挂靠的驾校招生培训点严重缩水到二三十个课时,工作人员还美其名曰:“我们这里拿驾照比别处快。”

 业内人士指出,正因竞争的激烈,那些三类的小驾校甚至非法挂靠驾校的培训点,反而比一类的大驾校容易存活,二类驾校处于夹缝中。先是小驾校偷工减料缩水课时,吸纳大批学员;为生存,那些二类、一类的驾校也在无奈中学习对学员的偷工减料。出现了学时严重缩水、克扣油料的奇怪现象。

 业内人士分析说,天长日久,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快餐式的培训成了各个驾校心照不宣的事情,而对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种种原因,行业主管部门似乎目前还无法力挽狂澜,彻底改变此局面。现在出现一个怪现象:如果哪个驾校在课时上长期坚持不缩水,那么,此驾校就离死期不远矣。
 

 驾校教练  考试作弊“一条龙”服务

 “考场歪风催生 ‘马路杀黄何教练告诉记者,杨女士反映的情况“完全属实”,只不过每个驾校的操作方式不一样而已,“但一般大同小异”。

 “比如,有的人车其实开得很好,但交规就是考不出。怎么办?驾校也不愿意失去这个学员,自然会为其想办法,最简单的就是花钱‘买’通过。 ”史教练告诉记者。而在倒车考试中,因为不少驾校都不是封闭式的,学员在考试时,师傅都能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只要学员将手机开成“免提”状态,师傅就可以一步步提醒学员,达到“遥控”的效果。 “现在都是电脑考试,而电脑只能监控到考生在操作时有没有压线,或者撞到杆子,而无法监控到对话声音。用手机来遥控考生,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

 “小路考有时更为放肆。 ”黄教练说,小路考有必考项目和抽考项目,曾有个别师傅在学员考完必考项目后,中途调换其他人来帮忙代考抽考项目。但黄教练也表示,找人替考的情况“比较少见”,更多的是交几千元的“保过费”,之后考生便可“高枕无忧”,坐等成绩合格。

 记者调查 不规范多发生于“承包车”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种“考场猫腻”的行为多发生于 “承包车”。所谓“承包车”,即车辆是属于教练私人所有,但挂在某个驾校的名下。驾校接收了学员之后再转给教练,由教练用自己的车对学员进行培训,驾校从中抽取提成。 “学员越多,教练的收入也越多。如果学员一直考不出,便会长时间占用教练的资源。因此,教练便会想各种办法让学员以最快的速度通过。 ”史教练说。

 “不少教练都是用‘应试教育’的心态来教学员。”黄教练感叹,只要学员考过了,教练的任务也完成了。至于开得好不好,到路面上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处理,跟教练一点关系都没有。 “教练缺少责任心,是催生‘考试舞弊’现象的直接原因之一。 ”

 “本本族” 有本不敢开 无奈找“陪驾”

 “车是学出来了,但我根本就不敢开。”另一位学员谢小姐告诉记者,她完全没有了刚领到驾照时的欣喜。谢小姐告诉记者,她学车时有学时的规定,但师傅根本没有让她学那么长时间。一周只能去一次,考试时也是请师傅帮忙,那时候觉得师傅 “真好”,现在才知道是害了自己。

 谢小姐说,事到如今,面对有车没法开、有车不敢开的窘境,她不得不到网上找“新手陪驾”。 “1000元5次,一次1个小时。价格虽然有些高,但总比直接上路安全。 ”

 “但在驾驶的过程中,还是与其他车辆发生了碰撞。”谢小姐说,自己的车又不像教练车副驾驶上有刹车,遇到情况,陪驾竟无动于衷。她这才知道,自己找了个“黑陪驾”,对方只会开车,根本不懂如何处理突发情况。

 其实,曾有人提出应该将驾驶证分为“新手”、“熟练”、“资深”等几个等级,或采用读卡器反映驾驶人的行车里程,以区分驾驶人的技术状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但要给车辆配备插卡器,就必须要求驾驶证有数字储存功能,这些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完善。“从维护社会安全的角度而言,应该对驾照的发放与审查进行更严格的监管。 ”谢小姐认为。

    应付考试   理论安全教育形同虚设

 12月22日,在北京通州区一家驾校招生点,女工作人员称,他们总校在通州,是京东最大且很有名气的大型驾校。

 就理论安全课安排方面,在报名咨询中,女工作人员介绍说,理论课学员可采取自愿,如果工作忙可以不来听课,但必须要看教材。这书上就是理论考试题集,共有1500套,考试时微机随机抽取一套。理论课只是个样子,重要的是技术操作科目。

 对此,有十多年驾校培训经验的一位资深教练反驳说,学开车实际上有两大重点。一个是驾驶技术本领,另一个就是安全教育。这两个重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旦少了一个,就极可能变成“马路杀手”。

 然而,有“理论安全课只是形式”观点的驾校却很普遍。在北京市驾校行业,真正能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的驾校屈指可数。在位于京沈路的某驾校理论课二教室,教练正在讲解理论安全课。学员很多,教室显得很拥挤,不点名只签到,不时有学员出出进进,就像自由市场。

 在北京市东郊一家驾校,学员张女士说,开学前几天,教练还象征性地给新学员讲解了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法规、交通标线标志的识别和含义等。可大家还没有完全弄懂,就随教练开始上车摸方向盘了。在北京市南郊的另一所驾校,刚拿到驾照的窦先生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开车不怕交警查了,手里有“本本”了;发愁的是自己是几斤几两心里还不清楚,真的开车上路,心里没底。
 

 陪驾学校    市场太火爆 留神“黑陪驾”

 像谢小姐一样的“本本族”比比皆是,各种陪驾学校也应运而生。和交规考试的桩考、小路考和大路考三项相比,陪驾学校的培训内容更注重实用性,项目也更为细致。“驾照仅仅是一个资格证明,要真正能够游刃有余地上路开车,需要了解的东西非常之多。”陪驾学校人员告诉记者。如今陪驾学校蓬勃发展,有周末全天陪驾训练的,还有专门针对白领“朝九晚五”工作作息的陪驾时刻表,在每天下班后训练几小时。

 这名陪驾学校人员告诉记者,陪驾市场刚刚兴起,现在是鱼龙混杂。 “由于学员不了解,目前 ‘黑陪驾’情况较普遍。”据介绍,正规的陪驾学校在陪驾前都会和客户签订陪驾协议,详细商定陪驾期间的诸多事宜,且教练需持有 《教练员证》。而 “黑陪驾”,则是无协议、教练也无相关资格证明的陪驾公司甚至个人。 “黑陪驾目前生意也不少。但跟黑陪驾学车,万一培训过程中出了意外,问责机制不明确,学员维权较为困难。”

 该陪驾学校人员特别提到,如今有的“本本族”因贪图方便,会直接和自己之前考驾照时的师傅联系,给点钱,用师傅的私人时间帮自己 “陪驾”,或通过朋友关系找到口碑较好的学车师傅,通过私人关系付费之后让其“陪驾”。 “虽然此类人员技术可以保证,也的确是驾校人员,但由于并不是专业的陪驾学校,这些师傅也属于‘赚外快’的性质,一旦出了什么意外,也很难承担责任。 ”  

 ◎记者感言 

 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有不少驾校单纯追求通过率,追求学员的 “速成”,以便让驾校接纳的学员有更高的流动性,不少考试都会由驾校教练暗中“指导”或直接亲自“操刀”,全然不顾学员究竟学到了些什么。一些驾校也有自己的理由:学员出钱学车就是为了考张驾照,上路开车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活,要将学员在短时间内完全培训娴熟,不太现实。

 其实,拿到驾照固然重要,但更要紧的无疑是学到真正的驾车技能。如果将学会开车全指望学员脱离驾校之后的自行操练,那驾校存在的目的何在?驾校培训中,应教授给学员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而不只是简单的倒桩、小路考等。

 驾校的“应试教育”,是“陪驾”行业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学员如能在驾校学到更多东西,很多人也就无需再另行找教练陪驾练车。另外,因故一定要找陪驾的,务必去那些正规的陪驾公司,查看教练的相关证件,并应签署相关协议,以便事后维权。

 “学员拿到驾照后出车祸,关我什么事。 ”很多驾校教练这么想。从法律的角度,确实没有关系,但如果驾校教练都本着这样的态度,谁又能保证,车祸不是发生在你我的身上呢?

 也许,无论从驾校角度,还是教练的角度,都应该多一份社会责任感。这不仅是为社会运行增加效率,最为重要的是,驾车上路事关人的生命安全,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