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看到李连杰苦叹他创办的壹基金到了穷途末路,名不正所以行也难继。一时间掀起满世界波澜。又想起更早前的汶川地震,以国家名义的慈善基金会们,充斥着不被信任的危机,就连一些捐献者都甘愿自己拎着现金直接向灾民发钱。于是便有感怀,这个社会,就连让人们做慈善的权力都没有了,这还如何了得?
壹基金风波这么一闹,在今天越来越趋向透明的互联世界里,倒也给到国办基金会们莫大的压力,无论是从常理上还是人伦道德上,李连杰的壹基金都无可指谪,而它的尴尬处境,不正是国办慈善基金们的独占和独有的写照么?所以,这样的压力之下,如此的万众质问之中,向来充当着中国社会慈善管理婆家的国家部门们,也就只能顺乎民意并安抚民心了,因此,一年之后的今天,给了壹基金一个独立的资格,让李连杰有了可以行善天下的执照了。而这一举措,可谓是有史以来的大大破例。只是这一破,不知道是破掉了什么?
我想,这是独掌社会公共与公益专权的一角终于崩塌了吧。而前不久,我还专就韩寒的文学《独唱团》因为没有刊号之故而停刊做了一评,呼吁文化的开禁,文学的自由解放,现在,又看到慈善坚固的城墙也洞开一角,所以,总体上来说,是略有高兴的。只是,这个小小的高兴之余,更大的困惑也随之而来:我们的身边,还有多少没有公共区域、原属于民众的自由空间开禁呢?
倘若是一个真正为民众谋取福利的社会,还坚称为社会主义的社会,那么,必当是对社会钟之又爱的,也必当是对人人许以各个方面的自由与尊重的,同时也是让人人可参与到社会公共的经济与文化创造推动中来的。壹基金的诞生,由一个周游世界的演员率先发想并带头奉献,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动说明。这一作为,与梁从诫先生率先创办中国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异曲而同工。而如果,这个国家与社会有更多的开明和更多的激励,我想,十数亿中国人并不是生来就毫无责任心和创造力的,那么,他们的能力一旦获得如此自由的释放,那么,国办的慈善也好、环保局也好、国土部也好、城管办也好,又将是多么的多余啊。而民众若是有更大的空间与自由,凭藉着天然的幸福追求和创造价值的原动力,是可以充当这个社会多少公共福利的义务工作呢。浙江那个小小义乌,不用政府掏一分钱,也不用政府操一分闲心,靠着民众自己就搞起来了,而且还搞成了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零市场。是呀,毛泽东说得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改变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样的动力,如果不用,岂不是最大的浪费?而拒绝这样的动力,或者视这样的动力如无,岂不是最大的愚陋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