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运行轨迹分析 行情已开始未雨绸缪


大盘运行轨迹分析 行情已开始未雨绸缪

     
   周二,央行公布了2010年的金融数据,到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广义货币增长19.7%、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信贷总额超过7.5万亿的原定计划。这决定着,今年货币政策收紧的大局已定。虽然目前央行没有明确今年信贷总额的计划,但各银行已经普遍按照相比较去年缩减10-20%的规模在进行信贷投放,这与今年广义货币增速从去年19.7%降低到16%左右的幅度相一致。

   市场的紧缩预期在进一步增强,因此,目前行情欲振难兴。只是因为一月份还处在政策的真空期之内,一月份的市场暂时还“不差钱”,行情仍继续保持着“向右走”的区域性拉锯整理的格局。但是,整体走向趋向谨慎的大方向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们之前分析提示,在1、2月份的时间段,行情尚能以个股行情为“钱途”维持相对平稳,但从3月份起,随着1、2月份CPI再度走高,以及1、2信贷热周期消失,随着紧缩政策的进一步加码,行情重心可能会受压下移。

   实际上,从市场角度看,行情已经开始在未雨绸缪地走向谨慎。最典型的是,流动性的投资风格正在从之前“突击个股、超越大势”的激进风格正在普遍转向防御,正是这个风格的转型,促使小盘股、题材股等风险收益类股票纷纷回落,低ROE防御性股票纷纷转强。即市场结构重心正在从“成长+新兴”转向“防御+主题”。

   政策紧缩收缩的是流动性,流动性改变的是市场估值水平,流动性收缩最直接的作用是行情估值水平的下降。因此,目前调整压力最大的是创业板、中小板,以及部分前期热炒题材与概念的高估值股票。当这些股票的估值早已经高过估值边界、早已出现成长性透支的时候,在流动性收缩的态势下,含权、新兴等原先的刺激性题材实际上成为了一种“浮云”与泡沫。

   我们在去年“2011年股市六大看点”的年度展望中曾分析提示:上一年已经大热的“金股”在后一年一般都要“坐冷板凳”,因为已经大热的股票大都已处于估值高位或者已经透支未来,市场资金在新一年里自然要以“就低”的原则挖掘新的潜力。目前医药、“老酒”等消费主题股,创业板与中小板的“新兴”主题股集体转弱,原来被市场遗弃的地产股、银行股,以及其他低PE股纷纷转强,正是这个种市场规律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