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货币稳定增长,有多少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2010年我国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人民币存贷款增量减少。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增幅同比回落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6.7万亿元,增长21.2%,回落11.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4.5万亿元,增长16.7%,加快4.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比上年少增1.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1.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万亿元,少增1.1万亿元。全年净投放现金6381亿元,同比多投放2354亿元。

  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又要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切实管理好通胀预期。2010人民银行在矛和盾的两难中寻求平衡,应该说难度不小,但这一切都是源于过去的不负责任放贷所带来的。

  假设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那么平均到每个人的通货M1就有19071元,可是我没感觉到手里有这么多钱,算上储蓄和金融产品M2平均到每人51857元,一个三口之家也就是有15W左右的存款,我也觉得不太实际!我国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才21033元,发了这么多钱,不知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普通人从中分几杯羹呢?反正我一分钱也没“捞”着。倒是物价涨去了不少?

  “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显示商业银行贷款冲动过于强烈。

  “M1余额26.7万亿元,增长21.2%。”包括了活期存款,普通老百姓手中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真正大头是那些富人和大型企业手中,膨胀的楼市泡沫吸纳了大部分货币。

  附: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