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费品行业的营销费用管理(22)--关于营销费用投入合理性
合理性是要用钱换的:一般都要过一段时间之后,事后一分析,才知道做了很多傻事。同时也反映了事后分析的价值,这里有两个案例来说明一下。
1、广告投入要讲究地方特色。
一般快销品都会有淡旺季之分,如年货在春节是销售高峰,雪糕在冬天是淡季。除了时间上有淡旺季差异之外,在区域上也存在差异。
比如在深圳、广州,是某食品集团的成熟市场,一年到头销量的波动很小,但内地不一样,一年两个旺季,销量可占到全年的50%以上,因此在旺季公司往往会投入大量的广告资源进行宣传,这没错。但总部负责全国投放的哥们在做投入计划时,没有考虑到旺季时地域方面的差异,也在深圳和广州投入了不少广告,而这两个地方广告费用还不便宜,反正花了很多钱。当然,效果基本上=0,因为成熟市场的消费品受这些广告的影响很小,从实际的销量来看也是如此。但当时并没有把投广告和旺季的地域性联系起来,操作几年后才醒。这个教训价值数百万元。
2、促销费用投入也要讲究地方特色。
这个特色就更明显了。很多东西,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拿来很简单的横向纵向一比,就可发现很多规律,也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判断合理性的依据。是这么回事:
我们把促销费用的各项费用项目,如堆头费,DM,促销品等这几个大项,按区域进行了三年数据的横纵向对比,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在成都这地方,很少做堆头。在上海这地方,DM的投入产出比是最大的。在西安,促销品最有效果。经过总结,这些规律就成了事前审批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以前哪知道这些东东,凭感觉乱批,这是不少领导和我说的。
今天就想起这两点,以后有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