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稳健和新国八条政策来看今年的房价走势


从中央“经济稳健”和“新国八条”政策来分析今年的房价走势,笔者认为是稳中有升的。

今年中央与地方的楼市政策和市场导向,无论是社会保障房或是商品房都是回归居住属性在走。可以说,2011年中国楼市之路就是靠近普通百姓在走的。

中央在去年12月份就定调了2011年的经济政策,把稳定物价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为实现这一目标,2011年从中央到地方都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最近的新国八条政策推出就是对房地产业持续调控的深化举措。

要试问新年的楼市,在开发总控上是政府的楼市?还是开发商的?在消费需求上是普通刚性购房需求者?或是投机炒房者的?笔者认为,2011的楼市,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各届政府的 “经济稳健政策”和“新国八条”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到位,能渐渐回归到其理性发展态势中,到了住房第一属性回归居住时,其楼市的房价方会走向稳定,消费市场也成为普通购房者的市场,房价就会控在安定下的稳涨状态。主要理由是:

一是中国政府已有决心,在温家宝届政府任期内会把楼市管好,并不可能完全成为空谈。可以说,2011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和楼市调控举措上,实实在在考验着政府执政能力。新国八条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新国八条还提出进一步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坚持和强化舆论的正面引导;要求地方务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新年伊始,全国主要城市都相续做出了限购令,充分体现了各地方政府紧跟中央、要打击楼市投机行为而力争确保房价稳定的信心。

二是政策逼着全国金融市场和楼市房贷货币的持续紧缩。通过压缩市场货市流通量,可来确保2011年楼市以理性回归,体现楼市达成安定性的稳定,则房价有望回归或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即使在通胀大背景下也可通过货币紧缩而抑制住房价微少或不上行。新国八条提出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三是中央要求各地方政府减少对地产投资来发展经济的依赖性,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来夯实经济基础。央府各部委也联合下文通过各种举措,重视高科技性实业投资,减速或压抑过火的地产投资行为。新国八条要求各地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

四是新国八条要求各地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各地要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政府强势推进保障房建设来解决部分百姓住房困难也适度抑制了商品房的普通消费人群的对高价房的依赖或需求。新国八条还要求各地需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

    由于商品房具有商品的投机特性,不管房价多高,还是有人会买。我们需尊重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性,因为具有投资属性的楼房就算房价再降些,还是有人买进投资的,况且其市场商品房供应一直是脱离了需求已太久。2011年房价究竟是涨,还是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判断和理由。购房需求者也不要听他人言房价上涨而恼,也莫以有人说房价会大跌而喜,房价高低,总是相对的。

实事求是的说,国务院126“新国八条”乃是二次调控常规版,对今年房价影响不大,续后的央府之楼市调控政策,是很难压抑房价中所占成本较高的地价,也难以改变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来创收的状况。而楼市又因地区不同、政策细则不同,需求也不同,若央府续用“一刀切”式来解决是有失理性或不现实的。从而预期2011年的楼市房价,大部地区是稳中有涨,有些地区会是稳中僵持,但也有可能呈现稳中有降的地区,对全国总的来说是会体现在稳字基础上有一个适度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