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八条、房产税最终确立富人阶层!


国八条和房产税的内容不想再赘述了,大家恐怕读了好几遍了。国八条的相关内容和房产税我也谈过很多遍了,变来变去不过还是增加房产采购的成本以及保有成本,并未在供应上下什么功夫,对商品的预期依然是“稀缺”级别,能拥有者必定很不容易,稀缺产品又怎么会是“便宜”的呢,到似房改以来买房的都是为了炒房。

 

现在天天讲着要将房价控制在合理区域内,却为什么不讲大幅增加公民收入水平?要各地区注意房价与收入水平的挂钩,不谈增收入却大肆宣传降房价,这就是对公民的尊重吗?看起来政府认为降房价还容易点,提升公民收入水平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先富起来的人通常是能踏准市场节奏之人,是先富起来和勇于抓住机遇的人,他们的才干在每一次“赌性”十足的环境下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市场中能充分利用资金优势达到收益最大化,如果房价能够下降到“合理”范围内,又依然是“稀缺”并无法稳定的,你说最终剪羊毛的是谁,是我们所说的“穷人”吗?

 

中国主要城市的核心区域可开发用地几乎到了尽头,土地的价值在地段稀缺性的环境下依然会节节升高,到现在我仍记得李嘉诚先生投资房地产的箴言:地段、地段、还是地段,那我们就应该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我们所握房产最大的价值就是脚下的那块土地。但这就让我们很难理解新出国八条和房产税试点的内容取向了,国八条中对二手房交易增加首付比例,五年内转让改成全额征收营业税,本身就增加了流转环节的成本;房产税试点几乎全部针对高档房,尤其是超过当地平均房价2倍以上的房产哪个不是地处核心区域。普通收入能力或者水平略高的“中产”阶层面对这些区域不光是买不买的起的问题,还将增加养不养的起的成本,消费能力的区分变得精准起来。

 

在富人身上剪羊毛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自身的权力和对资源的掌控能力,所有的成本和损失都会逐渐转移到其下游身上,中国的精英阶层怕羽翼还未丰满就要被他们的“老板”打的体无完肤。拥有权力和资源的人有能力将体内的损失通过体外拿回,可普通收入者或者“中产”能靠什么?我们有多少投资渠道允许普通收入者或者“中产”参与,就算是能参与,储蓄搞个“稳赔不赚”;黄金玩了心跳;股市“十玩九赔”;楼市“一枝独秀”却“高处不胜寒”。政策越不稳,市场的“赌性”就越高,这成了赌徒的天堂,却不应是公民的归宿,到头来不知道剪的是谁的羊毛。

 

老百姓将被赶离城市核心区域,因为以前买不起却有房的现在又要养不起了,只有富人才买的起还养的起;老百姓只能跑到城市边缘的地区买个小点户型的房子了,因为别墅和大户型只有富人才买的起养的起;老百姓只能买个高容积率的房子,因为低容积率的房子只有富人买的起养的起;老百姓租房最好多租点时间吧,因为房租会让你养不起自己却养活着富人。

 

谢谢国八条和房产税试点的叠加效应,在公民收入水平还未增长起来的时候,首先帮助全民定义了“富人阶层”的建立,有利于日后我们可以根据确定的身份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不用再做均贫富的梦了,决定接受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