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大事瞭望
2011年,“十二五”规划将吹响实施的号角,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世人瞩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望取得新突破,一系列民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迎来90岁生日。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中国谋划的“十二五”时期的战略思路。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三大领域的改革将在2011年全面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成效将陆续显现。社会保险法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工伤有保障、重大工伤对家人有照顾”的目标从此将迈入法制化轨道。同时,作为配套法规,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已从1月1日施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法规也将逐一修订。
作为民生大事,老百姓希望物价稳定、房价稳定、社会稳定,国强民富。“十二五”规划最鲜明的特征是确定了一条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意义深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内容是有两大“转变”,第一个是需求结构的转变,从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转为消费、投资、出口共同拉动;第二个是产业结构方面,原来是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扩内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动力。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扩内需的方向。“十二五”规划首次将扩大内需单独成章,并作为“十二五”的首要任务,可见中央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国强民富的决心。
2011中国大事瞭望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