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费品行业的营销费用管理(15)--经销商代垫费用的管理之三
上次谈了经销商代垫费用可能产生的3个问题中的第一个,下面继续谈第2,第3个,即:
2、经销商与厂这家结算对帐的麻烦
3、因各种原因造成经销商代垫款项迟迟不能偿还,从而造成厂家的信誉受损,这种无形资产的损失还严重些。
第3个问题很好理解,因此主要看一下第2个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经销商与厂家结算对帐的麻烦?麻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经销商与厂家的结算内容方面的因素:
经销商与厂家之间的结算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货款项,一部分是费用项,货款项比较单纯,好解决,就是一些发货、发票、退货、冲销等,费用项就比较麻烦,因为内容比较杂,而且发生的频率还不小,比如之前所谈的代垫的促销费用、代垫的杂费、经销商的返点等,都在其中。
如果货款项和费用项这两部分内容能够核算清楚,对帐还好说,问题是,很多企业都把货款项和费用项混在一起核算,管理起来就非常麻烦,之前某食品集团就产生过这个问题。因此,一般来说,厂家与经销商的往来款项按不同类型建不同明细科目来核算为好。
(2)经销商与厂家的结算方式方面的因素:
厂家与经销商结算代垫款的结式就有很多种了,一般有直接用资金偿还、转为货款、补货偿还、在下次进货时打折。
A、直接用资金偿还:这种方式最利落,经销商最喜欢,对厂家来说,帐目也清楚,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一笔钱一次偿还数笔代垫款的话,就要备注清楚这次还的是哪几笔代垫款,道理简单,事情也不难,但有时确实存在没有备注的情况,结果给后续的对帐工作产生了莫大的麻烦。
B、转为货款:即在帐务上把代垫款转为往来款的借方,不产生资金的流动。这种方式厂家喜欢,因为可以占着一部分经销商的资金来发货。经销商意见也不大,因为反正时时要进货,留着抵货款也是一回来。当然,与A一样,在一次将多笔代垫款转为货款时,也要注意把明细备注清楚。增值税方面的风险也要考虑。
C、补货偿还:适用于经销同代垫厂家产品的情况,即当时厂家向经销商借多少货,厂家就还多少货。这种情况帐务处理有点麻烦,也就造成了后面对帐的麻烦。这时也有两种处理方法:
i)经销商开发票给厂家,厂家转入往来款或直接还钱,就等同于上述A、B的方式处理了。有时搞这种送产品的活动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消化经销商旧库存,再补这些旧货并不好,而且有时也没有这些旧货了,这时采用这个方法是最好的。
ii)经销商不开发票,这时厂家就不能入往来帐,这时只好先帐外备查,在下次发货时将这批代垫的货品随货发走,在发货环节厂家才做帐,不过也不通过往来帐,直接以赠送视同销售的方式处理,然后在备查帐上更新。视同销售同样要交税,这时厂家为了减少税赋,里面还是有一些道道,而且税务局也是认同的。有时补货的时点与当时经销商代垫的时点的产品价格有变化,这时双方也会扯皮。
D、在下次进货时打折:即厂家以销售折扣的方式偿还,曲线救国式的,其中经销商会损失一部分进项增值税,这点在(14)中已谈到。这是产生与经销商对帐不清的最大根源。因为这种情况入不了帐,只能另外建备查帐,有时还不能一次打折太多,因为价格太低税局会挑战,因此有时一笔代垫款经常会分几次进货打折处理,次数一多,人都昏了,更何况厂家还同时会搞一些特价活动,经销商的财务一般不是太专业,这样的利空消息综合起来,一对帐人会吐血。
看了上述这些情况,应该明白了厂家与经销商的往来帐是多么的麻烦。因此,在大型的企业里面,往来会计一般来说是最苦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