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丰田大众,现代起亚凭什么?


“叫板”丰田大众,现代起亚凭什么?

文/赤脚远足


在彼得希-瑞尔笔下脱胎换骨的起亚K5【即将国产的新一代远舰】
   

也许再过两三年,咄咄逼人的大众汽车会猛然发现,自己一心要赶超的对手不是丰田,而是韩国的现代起亚。如果事情真如笔者所料,这显然不能怪大众当初的判断不够深谋远虑,而实在是因为这个曾不被重视的韩国同行进步太过神速。

 

得益于“品质经营”理念的贯彻,加上企业大胆的扩张战略和韩元持续贬值,如今,现代起亚正以前所未有的“给力”姿态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2009年,现代起亚共售出汽车463万辆。2010年,这一数字一下子飙升到了570万辆。

 

今年,这家韩国车企在全球的销量目标,已经锁定633万辆,增幅超过12%。

 

三年内,赶超丰田不是梦?

有分析人士甚至乐观预测,按照现在的扩张速度,现代起亚有望在两年之内赶上大众、三年之内赶上丰田,并最终取代后者成为全球汽车业的新霸主。

 

现代起亚已经在全球设立超过14个工厂以及12个以上的研发中心,未来,这家雄心勃勃的韩国车企还将在中国、美国、欧洲、南美等市场继续扩张——今年将扩大产能的现代起亚汽车捷克工厂、今年1月投产的俄罗斯工厂以及去年底奠基的巴西工厂等,都将为现代起亚改写全球汽车版图定下基调。

 

在北美和中国这两个全球的最大海外市场,现代起亚和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寸土必争”的胶着状态。其中,现代起亚在华销量首破100万辆大关,市场份额超越日产和丰田,成为韩国车逆势崛起的最好注脚。

 

在日系车占有优势的北美市场,现代起亚同样攻势凌厉。

 

从去年5月份起,韩国车已连续数月击败丰田,成为当地销量最大的亚洲汽车制造商。而在丰田视为海外生命线的美国,现代起亚去年前11个月销量已从2009年的68万辆增加到82万辆;对比之下,丰田虽然仍占据优势,但是仍止步158万辆左右。

 

更让日系车对手感到吃惊的是,在凯美瑞雅阁和领军的北美中高端车市场,现代起亚正在步步蚕食他们的份额。去年前11个月,现代全新一代索纳塔销量提振了64%,而凯美瑞和雅阁则分别下滑了7.9%和3.2%。对于现代起亚而言,则无异于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开始。

 

同样在欧洲,当地市场销量最大的汽车品牌已不再是日本丰田,而是新兴的韩国汽车品牌现代和起亚。据统计,去年1-10月间,现代和起亚汽车的销量共计达到521369辆,比丰田的511754辆超出了4%。依托更贴近当地市场的研发和营销策略,现代起亚正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在欧洲崛起。

 

笔者认为,丰田“召回门”事件给了韩国汽车难得的赶超对手的机会,尤其是丰田“回归原点”造车的思路,让后者放弃了以规模扩张为先导的激进策略,而现代和起亚则抓住机遇,在质量提升的同时大幅扩充产量。

 

因此,如果现代起亚“加注”中国等新兴市场,以此弥补美国市场与丰田的差距,最终实现在全球销量赶上并超过丰田的目标,并非痴人说梦。

 

卧薪尝胆,重塑品牌形象

 

当然,也有人心生疑惑:作为上个世纪60年代韩国汽车工业崛起的代表,世界第五大汽车制造商——现代起亚,真的有资格“叫板”丰田和大众吗?即便在产销规模上实现了赶超,现代起亚又将如何冲破品牌建设上的“天花板”?

 

对于任何一个汽车企业而言,要同时兼顾销量和品牌,并让二者产生“协同效应”并非易事,这对于年轻的现代起亚而言,挑战尤为艰巨。

 

韩国人或许永远都不会忘记,现代汽车从1986年低价成功打开美国市场后,由于急于扩大销量而日益暴露的品质问题,让韩国汽车一度成为美国人和日系竞争对手嘲讽的对象。痛定思痛之下,现代起亚最终祭出了“10年10万英里保修”的品质保证这把利剑,并以此倒逼生产流程提高质量管控。

 

现任会长郑梦九的上任,被认为是带领现代起亚汽车从“规模经营”跨越到“品质经营”的分水岭。他一上任就提出“只有把品质提高到丰田的水平,才是生存的根本!”的口号,并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他的品质改进工程。

 

而从去年5月开始,现代起亚将对品质的要求再次提升到“感性品质”的层面,也就是在保持良好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强化消费者能真正感受到的像奔驰、宝马和雷克萨斯等世界级名车所散发出的那种感性品质。言下之意,只有给消费者提供能亲自感受到甚至超越预期的品质体验,才算得上是高品质产品。

 

近日,美国权威测试机构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 公布了2011年共66款最安全车型榜单。其中,韩国现代起亚汽车旗下现代新胜达、劳恩斯、新款索纳塔YF、ix35以及起亚K5、秀尔、福瑞迪、智跑和全新索兰托等九款车型列为榜单,与大众汽车一同荣登榜首。

 

值得自主品牌学习的好榜样

 

现代起亚意识到,依托品质提升品牌是必经之路,而品质的提升又依赖于产品本身的造型设计和质量把控。

 

为此,现代起亚先后设立“品质管理本部”和“品质采购总管部”等强化质量管控的新部门。同时,起亚还不惜重金“挖角”曾任奥迪、大众的首席设计师的彼得•希瑞尔,重塑了起亚汽车的家族化脸谱,从而与现代形成差异化定位。

 

通过全新设计语言的应用,还有比丰田更“愚直”地贯彻“品质经营”理念,这家“初生牛犊”的韩国车企,希望用实际行动为证明:韩系车不仅在品质上不输给日系车,而且在本地开发和找准消费者需求方面,有着更为灵敏的前瞻性。

 

以至于法拉利ENZO设计师、日本人奥山清行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都不得不大发感慨:“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现代起亚汽车和韩国汽车设计师已经超越了日本。” 奥山清行曾先后担任过通用和保时捷汽车公司设计师,还有宾尼法瑞那公司的设计总监。

 

另据笔者了解,现代起亚早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就提出了以品质改善提升品牌形象的“GQ-3355”战略目标——3年内“产品品质”进入到全球汽车行业的前3名,5年内“品牌形象”进入到全球汽车行业的前5名。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将会是一个激进到“不留退路”的品牌提升计划。留给现代起亚的时间只剩下一年,被自己逼到墙角的韩国汽车,能否上演绝地反击的好戏,业界都在拭目以待。在笔者看来,不管结果如何,留给中国汽车警醒和反思的,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注:博文观点仅代表博主一家之言,欢迎拍砖但请文明用语,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