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30万拍卖的茅台酒咋喝


许兰武 文

2011年1月2日,在南京举行了一场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一箱1985年产的整箱茅台拍出了惊人的130万高价。一瓶1968年8月2日生产的茅台,为“内销白瓷瓶五星牌茅台酒”,起拍价已达6万,最终成交价高达13.5万元。其中,1968年产茅台拍卖以一瓶13.5万元成交。

(昨晚拍卖会上最贵的明星1985年产整箱茅台酒。宋峤 摄)
本人不太懂拍卖的意义,只是感叹茅台酒太贵了。这中感受不仅仅我有,正如一个资深的摄影记者(同样也是我的朋友)感叹:南京130万拍卖茅台酒,让我想到什么?富人一杯酒,穷人一年粮……
这种讨论在媒体Q群里展开。“哪才止一年粮啊?”成都商报的同行说。大家可以推算,一杯酒的价钱,穷人一年吃的粮食又是多少钱。
说起粮食,对于我首先想到的是麦子。在麦浪青青的时候,几近成熟的麦穗在地头的火堆旁是麦香的气息。大人用长有老茧的手揉搓烤熟的麦穗,用不大不小的一口气吹掉发黑的麦糠,在大人大大的手掌心里,是那香甜的麦粒。
不出一个月,当布谷鸟开唱的时候,金黄的麦子被收割后送进了麦场。勤劳的老人会从地里捡拾落下的麦穗,一般都要找寻两遍才算结束。邻居家的三奶奶(也故去十多年了)傍晚背着包袱回家的驼背身影,从少年到如今的依然清晰,据家人说她早晨蒙蒙亮就出去捡拾麦穗,包袱里带着玉米窝窝,渴了就喝坑水。     三奶奶死的时候给她的光棍儿子留了一千多块钱,这钱藏放在了她住的土坯房的墙缝里。光棍儿子在她娘死去的时候,听着说过这回事,可惜没有来得及交代清楚,老人就咽气了。
如今,光棍儿子看上去也像老人了。去年的农村旧房改造的时候,三奶奶的老房子扒掉了,墙缝里的一千多元钱发现了。黑乎乎的钱用塑料纸包着,五元的、十元的居多。可惜20年前的一千多元,来到了2010年的冬天,只能买3袋化肥,再买些肉过年了。前些天回老家,从邻居那里知道,光棍儿子发现钱后,赶集买了一次羊肉。由于自己不太会做饭,就买了熟羊肉,一斤38元,也不知买了多少。
在三奶奶能干农活的时候,光棍儿子很清闲,有两口人的地,五亩半,勤劳的三奶奶每年可以买不少粮食,换来一些钱度日的。
如今光棍儿子的地只有9分了,靠农田养活自己着实艰难。用收割机20分钟完成。
能造出好酒,自然用去粮食不少。这次茅台酒的高价拍出,让我想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想到了土地减少,想到了物价膨胀。
前些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在银行工作。说及山东省一个人口大县,结果是产粮土地锐减,工业园“肆虐”出现。现在的土地经过30年的每年陡增的化肥、农药的洗礼,如今,每茬粮食都要大量的农药来维持,不然很难生长。
农民的土地被租赁后,眼下看了有一年一千元的现钱,可以去市场上购买,还可以省下时间出去打工,弄些补贴。但是能有长远眼光的农民也太少了,当粮食紧张或者社会的不可控因素出现的时候,用钱时买不到粮食的,进一步说,粮食是不用用金钱来衡量的。

节俭不应忘记,土地不应遭农民的冷遇,茅台酒拍卖不应成为人们追求奢华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