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严重,但主管部门对此没有足够重视,近日有《小康》杂志社调研显示,有70%民众对食品安全失去信心。
《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上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显示,有70%的人对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担心,其中超过半数受访者表示比较不安,有近20%的人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
调查显示,在列出的蔬菜,水果,水产品,食用植物油,桶装饮用水等24类食品中,消费者最不放心的食品种类是膨化及油炸食品。
另外,在注水肉,基因改造食品,食物过期变质等13类食品安全问题中,病死牲畜肉是中国消费者最担心的,其余分别是果蔬农药残留超标,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如三聚氰胺等),非食用油(如地沟油)流入餐桌等。
有专家认为,食品安全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主要原因是有两点。
一是食品安全对于这些政府的各级官员来讲不是一个问题,他们都是吃着特供渠道供应的安全食品,比如说国务院有很多的资料和文章证明,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吃着特供食品,现在特供渠道已经不只是在北京,各地的政府都有形形色色的特供渠道,富豪执政者他们根本感觉不到食品安全问题。二是官商勾结,一旦要真正动手,就要危害他们企业界的朋友,比如说三聚氰胺的都是王牌企业。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就制约了他们一直不把食品安全当作一个重要工作。”
说到底,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是特权惹得祸,只有打破特权,截断特供渠道,官员富豪都与普通百姓吃一样的供应食品,并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那么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才会得到改善。
同样,高房价也是特权惹的祸,全国的官员没有一个没房住的,他们享受着高住房补贴,有特供房,每人不知有多少房子。在各个城市,最好的地段,最好的小区,最好的房子一定是官员的。高房价对他们居住不但没有影响,而且他们会通过推高房价,提高他们的GDP,打造他们的政绩。因而,虽然房价调控一波紧过一波,但始终不见效。不消除官员的特权,不可能有真正的调控,房价不会降下来。
北京交通拥挤,成了堵城,北京制堵越治越堵,也是特权惹的祸,假如取消官员的公车特权,让他们和普通民众一样,乘公交车上班,骑自行车上班,自己开自己的车上班,北京不会堵那么历害。
当前通胀肆虐,政府使出各种手段打压通账,但仍是涨声一片。通账苦了百姓,但对官员无影响,他们生活补贴多,退休职工退休金七年连涨,不如他们一次补贴多。通胀历来是权贵掠夺穷人的工具,不打击特权,不可能有效制约通账。
中国的改革,体制内改革体制外很容易,如农民分地,企业改制,工人下岗等几乎是在一夜就完成了。但体制内的改革,如国家机构改革,三公消费,反腐败官员,却难有效果,而且相反,越改国家机构越庞大,越反腐腐败分子越多,其根本原因是特权在作怪,涉及到特权就改不动了。
现在人们都在呼唤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改革特权,必须得借助体制外的力量,也就是借助民众的力量。只靠体制内的力量改革体制内,只能是进一步强化官员的特权。
充分实行民主,把权力装在笼子里,人们都这样希望。然而,老虎不会自己把自己关在笼子里,权力不会自己关在笼子里,只有发动民众,把老虎捆起来,把权力绑起来,强制塞进笼子里。
否则,老虎仍然会横行,特权仍然会猖獗,会给民众惹出更多的祸。
都是特权惹的祸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