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2010:镜头里的中国“险”象(天灾篇)


视觉2010:镜头里的中国“险”象(天灾篇)
 
 
发布时间:2011-01-07 09:06:04   作者:本报记者 刘书勇\文 《新京报》记者 李强\图(除署名外) 来源:中保网·中国保险报
        引言:

  冰冻、干旱、地震、泥石流;空难,火灾,输油管道爆炸……这些天灾人祸给人们心灵带来难以磨灭的创伤,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深刻而痛苦的记忆。当2010年最后几页日历沉重翻过,让我们追随一名中国著名摄影师、《新京报》摄影记者李强的镜头,对这一年发生在中国的大多“险”象做一番回顾和梳理。回首一幅幅伤痛的画面,面对一组组冰冷的数字,不是给未来平添伤感,只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据世界媒体报道,2010年是名符其实的“灾难之年”,大约26万人在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中丧生。瑞士再保险公司11月估计,2010年全球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约为2220亿美元,大大超过2009年,创下近40年来的最惨烈纪录。而在2009年,全球因自然灾害而丧生的人数仅为1.5万,尚不到2010年的1/10。

  2010年,中国同样经受了一次次的灾难,冰冻、干旱、地震、泥石流.....这些灾难带给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青海省保监局在第一时间紧急召开由各保险公司省级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要求辖内各保险机构、专业保险中介和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迅速统计地震灾害中遭遇的损失及理赔接、报案情况,在做好信息速报的同时,积极部署抗震救灾。

  各大保险机构迅速行动,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并通过主动排查客户、预付赔款等“非常手段”和“特事特办”措施,打响了这场面向青海藏区的地震理赔战役。

  与此同时,在保监会的倡议下,整个保险行业掀起了向地震灾区奉献爱心活动,踊跃为灾区募集善款。

  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甘肃省保监局迅速发出《关于做好应对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工作和开展捐款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舟曲县有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专项工作组,迅速准确做好保险查勘理赔工作。对涉及个人人身伤亡和健康医疗赔付的险种,只要案件事实清楚,要简化理赔程序和手续,将赔款第一时间交付到客户手中;对涉及团体或法人客户人身伤亡的险种,要及时与投保单位联系,摸清伤亡情况,根据保险责任及时赔付;对涉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要应赔尽赔,及时赔付;对大型保险标的查勘定损时间较长的,要先预付赔款资金,帮助客户尽快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不管是青海玉树地震还是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现场,保险公司的理赔行动迅速而积极。他们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启用“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启动“先行赔付”,迅速理赔。

  在这些重大灾难事故中,中国保险业忠实地履行行业责任,积极展开赔付行动,保险业的社会公信力、声誉及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冰冻 2010年1月17日,山东渤海莱州湾三山岛渔港码头,600多艘船被封困在一起。一位渔工正用皮筏摆渡登船,由于港口冰封,渔工们在冰面开出一条通道方面出行。2010年年初,渤海区域遭受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冰冻灾害。经调查评估,因灾造成经济损失约4.6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1亿元。 本报记者  刘书勇 摄
 
   龟裂 2010年3月,西南五省遭遇到了干旱的侵袭,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五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干渴 2010年3月22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大水井乡村民,下到10米深的地下艰难取水。西南五省的严重干旱持续至4月才停止。这场干旱对于中国民众来说,也是有着深刻的意义,对于极端的天气,中国需要更强的抵御能力。  
  疮痍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地震造成玉树县90%的房屋发生倒塌,造成逾2220人遇难。
  覆舟 2010年8月7日22时,舟曲突降暴雨引发泥石流,沿河大量房屋被冲毁,泥石流灾害导致1434人遇难,331人失踪。
  冰封 2010年1月18日,山东莱州湾海庙码头附近,近海养殖的渔民在海冰面上钻洞作业,让冰下养殖的扇贝获得氧气。2010年年初,渤海区域遭受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冰冻灾害,给沿海渔业、渔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极度恶劣天气使浅海滩涂护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海洋捕捞、重点渔业基础设施项目等受到重创,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本报记者 刘书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