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欧元区领导人凌晨表示,他们达成了一项对于解决地区债务危机来说至关重要的协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各银行同意承担希腊债务50%的损失。此举清除了阻碍稳定金融形势的重要障碍之一。受此消息带动,欧美股市强劲上涨,而通过欧元区注资金融业的可能来看,我们看到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的规模至1万亿欧元(1.39万亿美元)左右,而同时,日本做出快速反映,推出了55万亿日元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比这一系列的事件,在前期美联储准备推出QE3的变通政策后,美国会否再推量化宽松政策成为世界经济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欧元区扩大EFSF 规模也好,还是日本扩大量化宽松规模也罢,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其货币政策的宽松已经显露,那么作为世界最主要的经济体——美国,其会否立刻跟进呢?我们研究发现,目前美国的确存在再推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比如10月26日消息,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NABE)最新调查显示,美国经济今年增长率顶多达2%,而经济持续疲软促使美联储(Fed)要求进一步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声浪日渐升高。NABE 25日发布的10月季度调查显示,NABE中有85%的经济学家预测2011年的国内生产毛额(GDP)增长率为2%或以下,另外的15%则认为将低于1%。但在7月的调查中,76%的人认为今年经济增长率将超过2%。这代表经济学家认为景气转趋低迷。此次调查显示,对整体经济前景的预测为去年1月以来最糟,并表示就业市场不会出现改善。调查显示,裁员的企业从前次调查的8%升至13%,增加雇员的公司则从42%降至30%。未来六个月有29%的企业打算增聘人手,低于7月时的43%。而实际中的美国经济数据均显示财政债务与失业率仍然不乐观,这些都显示美国经济仍然需要外部因素来刺激回升。
研究美联储(FED)动态来看,近几周来部分Fed官员频频公开呼吁应采取大胆的措施刺激经济,刺激经济的声音高涨,显示Fed过去六个月来对设法压低失业率有强烈共识。协助房市的措施可能将列入新的选项。同时,这也代表未来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阻力下降。从金融危机历史来看,我们研究发现,美国是最早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家,其他国家紧跟,而随着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的出现,此次欧元区虽然不是推行的量化宽松,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的规模扩大,实质上也是加大了欧元的规模或货币供应量,属于隐性的量化宽松政策,而作为世界经济体重要的日本行动更为迅速,其规模也非常之大,日本央行在10月27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中宣布,维持基准利率零至0.1%不变,同时扩大“全面宽松计划”规模5万亿日元至55万亿日元,新增资金全部用于购买日本政府债券.
总体来看,美联储在9月底就有推出QE3政策的预期,但由于当时其它国家的担心与反对,其改变为其它措施,目前欧盟与日本均提出意在解决债务问题、金融体系的规模化动作,加之美国经济仍然表现为复苏缓慢,从时机上来看,美国或有进一步的动作,开动印钞机,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概率加大,近阶段美国股市不断上行或是对这一预期的信号反映。如果主要经济体再出量化宽松特别是美国,那么对于世界金融体系、信用体系的影响最终将是负面,金融市场动荡不可避免,对于此我们拭目以待。
美若跟推量化宽松将加剧动荡
评论
编辑推荐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