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第三条道路”


  欧债危机的火焰由欧元区边缘蔓延至核心国家,近日更成燎原之势,直逼欧洲财力最为雄厚的德国。

  11月23日,德国国债拍卖遭冷遇,计划中的60亿欧元国债只售出不到40亿。这是欧元诞生以来德国国债遭受的最大挫折。一般解读是:投资者对整个欧元区失去了信心。

  目前使欧元起死回生的道路有三条。

  第一,发行欧元区债券,由欧元区成员国共同担保。这将是货币同盟誓死捍卫欧元的明确信号,无疑会提振金融市场的信心。

  这条路暂时被德国堵死。不过,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23日再次兜售他的欧元区债券计划,并冠以“稳定债券”的美名。

  正在柏林参加联邦议院预算辩论的默克尔总理大为光火:“欧盟委员会今天又把欧元区债券旧调重弹,给外界的印象是:好像把债务分摊就能克服欧洲货币联盟的体制弱点。这是行不通的。”巴罗佐遥相反击:“扼杀还根本没有开始的辩论,这是对欧洲机构的不尊重。”两位同属保守阵营的政治家如此唇枪舌剑,也可见欧债危机的炽热程度。

  德国对欧元区债券的反感不难理解:如果欧元区17国共同发行债券,获益的必是那些负债国,因为共同债券的利率将远低于它们目前国债的收益率。而付出最大牺牲的将是德国。因此,从德国政府、主流经济学家到普通百姓,都坚决反对发行欧元区债券。

  为照顾德国的情绪,欧盟委员会特意推出三个轻重程度各异的共同债券模式。

  第一种,将单个国家的国债一律改为欧元区债券。这种模式的债务集体化程度最高,德国人接受的可能性最低。

  第二种,欧元区成员国发行共同债券的上限是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这也是欧盟稳定公约规定的负债上限(目前达到这一标准的只有三个国家),其余债务则各负其责。按照这一模式,德国人承担的风险有限,前不久德国经济五贤人也曾提出类似的建议。缺陷是负债国是否能得到实质性的帮助令人很值得怀疑,因为金融市场会对他们自己发行的债券收取极高的利率,也许会最终抵消欧元区债券带给他们的好处。

  第三种,欧元区债券不是由大家共同承担风险,而是按照各国经济实力在货币同盟所占比例分摊风险。照此比例,德国将为欧元区债券提供27%的担保,马耳他为0.1%。这种模式最让德国人放心,却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而且标准普尔两个多月前就扬言,将以欧元区信用最差的国家为标准为这类债券评级。如果被定为垃圾级别,共同债券的优势将化为乌有。

  从可行性方面来看,前两种模式都需要修改欧盟条约,需要一年半载的功夫。第三种模式可立即兑现,但效果可能欠佳。

  与欧元区债券相比,更为简捷的第二条道路是,让欧洲央行粉墨登场,成为欧元国家的最后贷款人。有央行兜底,任何针对欧元的投机行为都将落空。这无异于给金融市场注射镇静剂。

  南欧高债务国家早就渴望央行出手,法国也支持走央行路线。但在德国铁娘子的说服下,萨科奇总统24日在德、法、意三国政府首脑的记者会上再次保证,法国无意动摇央行的独立性。欧洲央行开动印钞机以拯救欧元,这是德国人无论如何不愿看到的,他们捍卫这条红线的决心坚不可摧(原因笔者已在上一篇专栏中详细阐述)。

  柏林最大的担忧是无论发行欧元区债券还是让欧洲央行为所有国债担保,换来的只是金融市场的暂时和平,而一向不知节俭的南欧国家有了德国纳税人撑腰,可以一如既往地挥霍,下一次危机不可避免。因此,默克尔目前坚持走第三条道路――修改欧盟条约、将欧元区由单纯的货币同盟变成经济与政治同盟,以克服欧元区的先天不足。

  这位学物理出身的女政治家打算首先统一财政政策。按照她的设想,各成员国必须先将第二年的预算计划提交欧盟委员会。委员会的任务是监督成员国不得举债无度。这意味着:各国议会将把最神圣的权利 ――预算权拱手让出。

  默克尔选择的是明智的长期策略。但她也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据笔者之见,默克尔一旦获得成员国将更多财政主权上交布鲁塞尔的承诺,便会同意发行欧元区债券。这等于德国将自己的最佳信用作为抵押,换来其他国家的预算主权。

  默克尔已争得了最重要盟友萨科奇的支持,他们将在12月9日的欧盟峰会之前提出具体的修改条约建议,以尽快开启各国表决的进程。

  不过,德国的第三条道路也是荆棘丛生。

  首先,在欧元区一些国家看来,默克尔对“欧猪五国”见死不救,却一门心思想着如何通过修改条约来“惩治”他们,因此德国的主张不会顺利通过。

  卢森堡外长阿塞尔伯恩致信默克尔,提醒她10月欧盟峰会时制定的时间表。据此,欧盟理事会主席、委员会主席和欧元小组负责人正在讨论是否需要对欧盟条约进行根本性的修改。如果他们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采取救助欧元的紧急措施,而不是修改条约呢?

  阿塞尔伯恩接着说:“重大的修改必定在一些成员国引来全民公投。请允许我提醒您,2005年只有西班牙和卢森堡取得了积极的公投结果。”27个成员国当中只要有一个说不,整个修改条约计划就将流产。

  其次,即使其他26国接受了德国的建议,该策略在德国能否通过也存在未知数。在某些问题上,最终说了算的不是政府,而是联邦宪法法院。而该法院在9月的判决中特别强调了议会的预算权。

  最大的风险则来自市场:默克尔计划先获得伙伴国尽可能多的改革承诺,再准备为拯救欧元做出更大的牺牲。但是金融市场会尊重铁娘子的时间表吗?恐怕不会。如果她的第一与第三条道路(欧元区债券与修改欧盟条约)相结合的策略未及实施、欧元便已危在旦夕的话,那么就只剩下第二条道路——开动欧洲央行的印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