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亚健康


如今社会亚健康
 
如今社会亚健康,
正派书记却难当。
不吃不喝得罪人?
 痊愈似乎缺良方。
 
辩人好坏没理顺,
考核项目缺廉政。
潮流一偏难扭转,
执政还需层层硬。
新闻链接:
 
想不通:不请客不吃喝的书记为何群众也不满?

  一次下乡期间,和几位基层干部谈起吃喝那些事。

  有一位政府领导总结,现如今的基层干部,要想搞好工作,有两个方面的“功夫”是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方面是要会向领导汇报、勤给领导汇报;再一个方面要能喝得酒,把领导要陪得好。

  他说,尽管这样说起来不好听,但现实如此。

  当然,也有一些干部不信这个邪,偏偏就不走这个道。

  他说,他们乡就有这样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今年已经五十岁左右了,在村里已经任干部将近十年了,书记也当了近五年。

  这位书记多年来一直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从来不主动请领导吃饭、喝酒,也不去吃人家的饭、喝人家的酒。如果万一有乡里的干部下村指导工作,非要吃饭的话,他也不会到餐馆去吃,而是把乡干部请到他家里,要他的老婆亲自下厨,最多也就是在外面买点肉、酒什么的,节俭的很。

  每年下来,这个村的招待费都是少得可怜,大概不到两千元左右,真正实现我们常说的“零接待”。

  可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廉洁的书记,最近却遭致群众的极度不满,一些群众还纷纷到政府来上访,反映村里的公路没有修的,渠道、堰塘淤积严重,一有干旱就没水吃,如此等等。

  这让人有些费解,最后还是那位政府干部一语道破天机。现如今的社会,你不请客、不吃喝,哪里还有朋友,这领导也是人,中国人是最讲人情的,你不和他们把关系搞好,他们怎么会无缘无故的给你投什么项目,给你搞什么建设。

  你整天坐在家里,守着自己的“一分三亩地”,不到外面去跑,不到外面去请客,不到外面去拉关系,关键的时候,谁还记得你。

  所以说,你别看有的地方整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象花了不少的钱,开支特别大,而实际上,这样的花销、开支是有回报的,大量的项目、资金也会随之而来。所谓,要想有回报,也必须要有投入。

  象那种“一毛不拔、两袖清风”的干部,怎么能适应现如今的世道呢?不淘汰才怪。这位干部的最后一个定语让我们哑口无言。

 

光明正大举报市长,为何成了官场“异类”

 

  梁古芒

  张家界城管副局长龚厚钦举报湖南顺天集团利用与赵小明市长夫人的关系,承接总造价数十亿元的张家界"四路"工程,而工程有质量问题。实名举报后,龚厚钦成名了,但也有代价--如今同事见了他都不敢当面打招呼,在湖南官场他显然成了"异类"。(详见12月1日《广州日报》)

  政府部门本来就是正义的象征,是社会中为民作主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一名普通市民,实名举报另一名市民存在违法犯罪行为,举报者不仅不会被孤立,而且还可能会被政府部门大张旗鼓地加以表彰。但是,龚厚钦举报的结果,虽然有理有据,结果却是道路以目。这样的现象,看似有些荒诞,却真实地发生在以正义安身立命的政府里面,不由得人们不深思。

  那么,追求正义的龚厚钦为何会令人们敬而远之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举报的对象是市长。市长者,市政府一哥也,在政府部门里,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掌握着每一位下属职业发展的生杀大权,而龚厚钦只不过是城管局副局长罢了,根本无法影响到他人的提拔。两权相较,孰强孰弱,一目了然,按照官场潜规则,举报结果自然也不难作出推理。古语云: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又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世风日下的社会里,谁又愿意逞血性之刚,为了正义,与所谓的"寇"在一起,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呢?

  或许,有人会说,市长权力虽大,但也应受到民主监督机制的约束,发现其问题了,予以举报,乃正常之举,退一步来说,即使对方想要强加莫须有的罪名,也得通过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援引恰当的法律条文,如果举报者本身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根本不足为惧。笔者认为,这就大错特错了。按照以往发生的诸多举报上司的案例,人们不难发现,在这个社会关系盘根错节的时代里,市长的社会关系网往往比一般人更广更牢固,一旦有人敢太岁头上动土,他和他的关系网就会出击,明枪暗箭,让举报者苦不堪言。

  因此,可以说,人们之所以疏远龚厚钦,其实是畏惧市长,更准确地说,应当是畏惧市长的关系网,得罪了市长,就等于得罪了一大群人。这也是龚厚钦"现在上张家界论坛,我用自己名字一登录就显示'你被禁止发言';我浏览帖子,就显示'你无权浏览这条帖子。""我进市委大院办事,很多人都绕着走,不敢单独上前打招呼;只在没人的时候,才有熟人会跟我说说话,称赞我是好样的。"

  也许,张家界市长宽宏大量,历来大人不计小人过,他并没有仗势欺人,也不打算打击报复龚厚钦,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并没有对龚厚钦采取任何非法行动,人们主动疏远龚厚钦,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笔者认为,这并不足以责怪疏远龚厚钦者,毕竟,在权力高度集中,缺少有效监督的时代,这种小人之心,可以理解并给予同情。

  那么,应当如何才能改变官场对龚厚钦们的态度呢?笔者认为,只有在监督机制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市长们才不会令人畏惧,更不会有人忌惮其会公报私仇,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有恃无恐地站到龚厚钦们的身边,至少能以中立者的身份出现,若无其事地和龚厚钦交流。